中科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5月20日电题: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80周年保育生“少小离家老大回”
中新社记者韩璐
72年之后,90岁的曹理之杵着拐杖,再次站到位于重庆求精中学的中国保育总会纪念碑前。“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满头银发的她在纪念碑前静默许久,眼睛有些湿润。
20日,余名中国战时儿童保育生相聚重庆,纪念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80周年。据组织者介绍,此次参加纪念活动的百余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年纪最小的也已76岁。”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年由国、共两*妇女领袖宋美龄、邓颖超在湖北汉口领导建立,是当时社会各界妇女联合起来展开的大规模营救难童的运动。武汉沦陷后,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迁往重庆。
年6月,9岁的曹理之从安徽六安沿着长江来到重庆,被安置在当时的中国保育总会四川分会歌乐山第一保育院。
“歌乐山川一保育院一进大门就是一座花园,保育院里还有一座小礼堂。我们就在礼堂里面吃饭、看电影。”已至鲐背之年的曹理之,仍清晰地记得幼时生活在保育院里的细节。
曹理之提到歌乐山川一保育院是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建立的模范保育院,生活学习条件较好。在保育院里,他们除了有老师讲学,还有专人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
“歌乐山川一保育院的学制是6年,我们在里面和普通的小孩一样学习、生活。只是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做一些打草鞋、脱谷子的活儿。”曹理之告诉中新社记者。从歌乐山川一保育院毕业后,曹理之辗转重庆江津、永川、荣昌等地继续学业。年,17岁的曹理之回家乡安徽定居,再没到过重庆。
“我最后的心愿就是回重庆看看。”72年后,曹理之在儿子、媳妇和孙女的陪同下,终于回到她*牵梦绕的“家”。在中国保育总会纪念碑前,她伫立良久,沉默不语。
“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我们失掉了土地,我们失掉了老家……”当89岁的朱文华哼起《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不少保育生都围了过来。这首歌从一个人的独唱变成一群人的合唱。
“这一首《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注定了我们今生是亲人的缘分。”朱文华告诉中新社记者。年,9岁的朱文华流浪到武汉时,被汉口第一临时战时儿童保育院收容,随后跟着保育院迁至重庆。
“一直到年元月我从青木关中学师范部毕业,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我都生活在战时保育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朱文华说,在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大家庭里,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男孩子保护女孩子,身体强健的帮助身体弱小的。老师如家长,同学如手足。
“年我离开重庆去了南京。后来在南京理工大学工作。在学校里,只要听到有人说话是四川口音就觉得特别亲切,一定要去跟对方说几句话。”朱文华笑着告诉记者,她回过重庆很多次,这里就像她的第二故乡。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即使地处大后方,抗战期间的重庆仍弥漫在战火硝烟中。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为饱受战争摧残的难童们的庇护所。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战时期共拯救、培养难童三万余人,仅重庆地区的保育会就收养难童两千多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