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最近看了一下《宋美龄传》虽然她有很些吸引我眼球的绯闻,但是我们只吸取她的正能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先给大家来一张全家福。
全家福
宋美龄能成为中国“第一夫人”,我们第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她的家庭背景。
她父亲宋嘉树的八年留洋经历,母亲倪桂珍的社会地位及关系,哥哥宋子文在商界的财力,以及姐姐姐夫们在政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让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游刃有余。
她的父亲宋嘉树,可以说是宋氏家族的缔造者。他原本姓韩,由于原生家庭家境困难,过继给他姓宋的堂舅后,改为姓宋,并跟随堂舅一路到美国,在堂舅的丝茶店打工当伙计。一天,他偶遇在美国留学的牛尚周和温秉忠,因为他们的影响,再加上不甘于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想上学,堂舅不同意,于是他一意孤行,十三岁离家出走,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路。
他很幸运,一路上遇到的几个美国人都帮助了他,并资助他学习,接受西方教育,一步一步地成了一名传教士。毕业后的他,准备回国,先是到了上海,做起了传教工作。然而,回国后受到各方排挤,生活非常困窘,但他没有气馁,依然坚持传教,直到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他的妻子倪桂珍。
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是清末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她是中国最早皈依天主教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毕业后,任教于母校,上海的培文女子高等学堂。
回国后的宋嘉树,在上海与牛尚周、温秉忠重逢了,因牛尚周的介绍,他认识了倪桂珍。于是在年夏天,22岁的宋嘉树与19岁的倪桂珍结婚了,陪嫁的是一份丰厚的嫁妆和娘家有头有脸的社会地位及关系,这些都是宋嘉树在上海打拼时代所急需的后盾。
他凭借着这些后盾,慢慢地从传教士的身份转型为商人,后来接触了革命者孙中山,也是他未来的女婿,这让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了转变。
倪桂珍生下六个子女后,并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家里绝对禁止烟酒、赌博,吃饭走路都有标准,从书中描述,不难发现,宋美龄出现的任何场合,她永远都是精致的装扮,甚至她的头发都是一丝不苟地盘起,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干净利落的,也为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埋下了伏笔。
如果没有倪桂珍的“帮夫运”,宋嘉树不可能飞黄腾达,同样的道理,倘若没有宋嘉树的长袖善舞,就不会有宋美龄等子女的出人头地。
都说孩子的成就,是离不开家庭教育背景的,那么宋氏子女的未来成就更离不开宋嘉树为他们提供的教育背景。
宋嘉树的开创精神和买办思想给宋氏姐妹们创建了优渥的家庭条件,八年的留洋经验让他深知美国教育的可取之处,英语便成了他们家庭的第一语言。在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年龄段,她们被送出国,开阔眼界,学习西方文化,因此她们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当二姐宋庆龄准备赴美求学,继续深造时,十岁的宋美龄坚持要跟姐姐,一起远赴美国,开启留学生涯。因为她年龄太小,只能跟着二姐在皮德蒙学校做旁听生,二姐爱阅读的习惯深深感染了宋美龄,学习能力超强的她到12岁时,就进入了卫斯理安学院。
别看宋美龄年龄小,但她特别受欢迎,她的社交能力极强。上学那会儿,跟校长的女儿关系很好,三天两头地去校长家,因此也得到了很多特殊照顾,校长还请了两位私人教师,专门负责她们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外交能力在政界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的宋美龄
她的聪明活泼,让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让很多外国同学产生了好奇,疑惑地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她说她除了有张东方面孔,其他已经全盘美化了。
年6月,宋美龄从卫斯理毕业后,她准备回国。回国时她才20岁,10年的美国生活使得这位归国的女学生,不能适应上海的生活,由于她的言谈举止、衣着装扮跟当时的女青年比起来,大相径庭,因此她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她最终决定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和父母所期望的一样,就是找一位中文教师,开始重新学习汉语。毕竟,她已经回到了中国,生活社交是离不开母语的,而且她已整整离开中国十年之久,再不认真训练中文,一篇完整的中文文章根本就不会写。
就在大多数的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文学不屑一顾的情况下,宋美龄坚持每天跟老师认真学习,不但掌握了流利的国语,还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她凭着智慧和美貌向“第一夫人”又迈进了一大步。
回国后的她经常奔走教会和商界,直到一次社区基督教晚会上,蒋介石第一次遇到了宋美龄,他对宋美龄的美丽大方、出众的谈吐和绰约风姿,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即决定对这位学成归国的“新女性”展开追求攻势,没想到的是,一追就是长达五年的热烈追求。
在这五年的爱情长跑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对于蒋宋联姻,在宋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是他们十岁的年龄差距,二是蒋介石以前结过婚,尽管这门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并且已经离婚,但宋母倪桂珍对此仍然耿耿于怀,更何况社会上还流传着蒋介石与其他女人的丑闻,三是,蒋介石不是基督教徒,光这一条就足以使宋母坚定自己反对蒋宋联姻的决心。
最后,蒋宋联姻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宋美龄的坚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再加上她的大姐宋霭龄的穿针引线,才使得蒋宋联姻最终有了结果。
年12月1日和2日下午,宋家在上海大华饭店为他们分别举行了教会形式和中国传统形式的两场辉煌夺目、盛况空前的婚礼。当时的《纽约时报》在首页刊登,报道他们的婚礼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壮举。当时大华饭店容纳了一千三百位宾客,是一场非常显赫的结婚仪式。
年12月1日在上海大华结婚
初掌军政两届的中国当红强人蒋介石和跨政、商两届,呼风唤雨的宋家财团的小女宋美龄就这样结合在了一起。
就这样,宋美龄凭借家族的背景和自己的独特魅力成了“第一夫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后,如何大展身手,巩固自己的地位的?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之后,并没有像那些富豪阔太们在家养尊处优,而是频繁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也是宋美龄为什么在众多追求者中,只选中了蒋介石的原因,因为只有借蒋介石的地位及影响力才能实现她的政治目标。
为了实现她的政治梦想,她和蒋介石结婚六年三个月后,立马做了两件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大事件,一是改造社会道德和国民精神的新生活运动,二是重建空军,为日后积极抗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说第一件大事,新生活运动。在宣传和实施新生活运动的过程中,宋美龄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要推行新生活运动呢?
新生活运动源于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江西,因为当时的蒋介石是在江西剿共,发现当地治安非常不稳定,加上很多人慢慢靠近CPC,由此想对江西人进行教化,向国民政府靠拢。因此他们夫妇一致认为,中国在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之前,必须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才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在新生活运动推行和宣传中,宋美龄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她大力鼓吹妇女是改造家庭生活的原动力,并呼吁有知识的妇女去指导她们的左邻右舍,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家务,并教导周围不识字的妇女读书认字。甚至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把妇女们召集起来,进行演讲。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大半数的妇女还过着数百年前的陈旧生活,她反对大家的深居简出,反对鸦片、肮脏和贫穷的威胁,呼吁妇女们要有责任感,督促她们为全国的改革尽心尽力。
由于宋美龄的背景事举世闻名的,无论她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召集当地的教会人士、教师和青年会的工作人员,甚至外国教会,请他们协助推动新生活运动,并告诉他们新生活运动不是控制民众的惩戒运动,而是要提高民众的道德文化和社会水准,并说服他们为此应该付出他们的心力。
其实新生活运动目的,就是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控制老百姓的思想和言论行动,用一些生活细节的要求,转移老百姓们对政治、对社会问题的不满,进一步反对共产主义思想对老百姓的影响,来维护guomindang的统治。
在这场运动中,宋美龄忙得不可开交,也出尽了风头。她所做的一切,不仅对她产生了重要作用,还了解了她在蒋介石身边能做的事,也让很多人对这位第一夫人有了新的认识,改善了西方大国与蒋介石的关系。
年,宋美龄忙着帮伤员包扎伤口
虽说新生活运动后来变成了全国性的一场不大不小的笑话,但其用意不能说不崇高,出发点不能说不对。宋美龄在这次的新生活运动中,不但成为妇女们的领袖,还坐稳了“第一夫人”的位置。
我们接着说说,她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重建空军。为什么想重建空军呢?那是因为在抗战期间,面对日本空军的偷袭,我方的军队竟无能为力,损兵折将非常严重,蒋介石已经意识到日军空军和我军的悬殊,于是他决定组建空军,提高我方空军的实力。
因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的很多亲信幕僚想要谋害他,他认为要是让这些人掌控空军,则不是明智之举。宋美龄也毛遂自荐,加上蒋介石非常信任自己的爱妻,因此,这位只受过文艺和社会美德教育的第一夫人,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空军总司令,甚至花了大量的时间专研航空理论,飞机设计和有关飞机零件优劣的技术刊物。
宋美龄在任职期间,发现意大利提供的飞机与训练,没有成果,她急需能干的助手帮她整顿空军,花高薪聘请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霍布鲁克当顾问,和美国空军老飞行员陈纳德改造中国空军。在中国空军还没培养出来时,花钱雇佣了西方佣兵,并在短期内组建了中国空军——“飞虎队”。
与日本空军相比,中国空军虽远居劣势,但飞行员的素质和爱国之心却是一流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12月20日,“飞虎队”在日本空军空袭昆明时战功赫赫,受损严重的日军轰炸机,鼠窜逃回基地。宋美龄发表演说中,赞誉飞虎队的光辉和英勇事迹,还说飞虎队是举世最勇敢的一只空军。
宋美龄在空军组建的整个过程中,她的勤奋好学和卓越的谈判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那枚金色与银色的中国空军徽章可以看出,空军在她心中有多重要。
抗战时期,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宋美龄为救国救民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宋美龄在南京主持的“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上发表了演讲,她号召妇女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抗战救国,之后自己还担任了慰劳总会主任委员,带着大批慰劳品出现在战士们面前,让战士们非常感动。
不幸地是,她带着医药物资去慰劳战士们的路上,为躲避日军的飞机扫射,出了严重的车祸,导致数根肋骨断裂,躺在泥淖里失去了知觉。
她清醒以后,强忍伤痛,工作更加带劲了,她不断地出入保育院、妇女干训班、医院、还每隔两周不定期的组织总会妇女们慰劳、探视伤兵,改善军中卫生,以及为战士们缝制寒衣。
在长沙会战期间,宋美龄不断地鼓舞知识青年,只要打赢日本人,大家就可以回学校继续求学,号召湖南妇女为军人缝制四万万件大衣和四十万双鞋子供官兵们使用,她本人还捐赠七十万的缝制费。
一九三八年五月,宋美龄带领四十八位来自全国各党派妇女代表,在庐山牯岭进行妇女祖训,谈了聚集在此的目的。一是,虽然大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目标一样,集会于此,是促成有效的合作,消除各党派之间的“许多误会”;二是,为了抗战胜利,需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妇女工作纲领,使妇女们工作的各方面联系起来。
宋美龄的目标清晰,组织能力和超乎常人的社交能力着实是妇女们的榜样。
作为一个女性领袖,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天性中的母性光辉。抗战期间,见大批无家可归、饥寒交迫的流浪孩子,陷入惨境,宋美龄建议蒋介石设立一所遗族学校,用来收留、教育阵亡战士的孩子们,并和妇女领袖们,发起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号召全国女性同胞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做好保育工作。
日本侵华期间还组织妇女委员会从各个战区,收养了一火车又一火车饿得半死的、衣衫褴褛的烈士孤儿,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直到他们脱离死亡区。后来,在数以万计的孩子们心中,宋美龄就是那个人人皆知、慈晖普照的“蒋妈妈”。
宋美龄联合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在战时还发表了大量抗日文章和接受外国媒体的访问,她们严厉谴责美国对中国战局袖手旁观,并以战略物资供应日本的两面派做法,呼吁美国立即向法西斯宣战。
宋氏三姐妹虽然对美国政府的立场极为不满,但她们深知与日本长期抗战,中国必须获得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为了提高中国战时的国际地位和显示中国的外交自主性,宋美龄在国际的价值及影响力远远大于蒋介石,兼具中西文化的她,对西方人文处世之道有深刻的了解,在众多国际社交场合上大放异彩。
在重庆的三姐妹
不可否认的是,宋美龄在政治舞台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成为蒋介石最靠谱的助手或伙伴。
那么我们再来聊聊宋美龄在政治上做的事,以及带给我们的影响。
首先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西安事变。年,张学良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剿共”,在战场上,东北军近三个精锐师被中国共产党歼灭了,损失极为惨重,蒋介石不但没有支援,反而取消了这三个师的番号。
当时的东北军危机感很重,一是上级没有派兵支援,二是害怕还没回家就被共党剿灭了,内心厌战情绪也越来越重,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口号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深深地影响了东北军的官兵们,他们愿意停止内战,并联同红军一致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国民党的领导,也深受中国共产党的教化,他们两位爱国将领,同红军谈判,进行和解停战,为了保卫国家,一致抗日,也答应说服蒋介石一起抗日。
年12月,蒋介石到达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学良和杨虎城也没忘记对共产党的承诺,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蒋介石的训斥。张学良、杨虎城劝说无果后,12月12日晨5时,他们发动了兵谏,东北军到陕西临潼的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了后背,虽然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但还是被发现了,并软禁了他。
这就是中外闻名的“西安事变”,因为发生时间是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国上下顿时炸锅了。南京大员们有的疾呼营救,有的建议谈判,有的力主轰炸西安,几个大老爷们正在慌慌张张,手足无措的时候,沉着冷静,思虑周密的宋美龄开启了她的救夫行动,使南京军政要员们个个汗颜不已。
宋美龄坚持要亲赴西安救夫的举动遭到了巨大的反对,但是她毅然坚持前行。她了解到澳洲籍友人端纳,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很密切,也是蒋介石的好友。于是宋美龄请端纳一起去西安救蒋介石,端瑞认为义不容辞,当晚就随同宋美龄、宋子文和戴笠等人飞往西安。
蒋介石见到宋美龄后,惊讶地说,他深陷虎穴,妻子居然冒死看他,他甚是感动,顿时潸然泪下。两人对当下局势进行了分析,决定第二天和张学良见面,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后,蒋介石被救,“西安事变”也得到和平解决,让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
经过西安事变,宋美龄对蒋介石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从思想上,拓宽了蒋介石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知识,从政治上,巩固了江浙财阀对蒋介石的支持,并以个人魅力和机智,帮助蒋介石脱离虎穴。
当初强烈反对他们结婚的宋庆龄都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一开始并没有爱情可言,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有了爱情。宋美龄爱蒋介石,蒋介石也真心诚意爱她。如果没有宋美龄,蒋介石会变得更糟糕。
宋美龄在西安事变的功绩,对国共一致抗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次大战时,美国人一直不太欣赏蒋介石,是因为怀疑他会和日本私通谈和,也质疑他为了保留国民实力,对抗中国共产党,不尽力抗日,加上国共内战时,国民党政府的腐化无能。
这时,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的宋美龄,就成了蒋介石获取美国物质资源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
为了促进战时外交,一九四二年九月底,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威尔基访问中国,在蒋氏夫妇热情招待这位奔放,且快人快语的总统特使时,威尔基建议宋美龄访问美国,向美国人民宣扬中国军民抗日的决心,让美国人民了解亚洲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极为重要的。
宋美龄听到此建议,也是颇为心动,立即和家人、国民政府要员商量,商量过程中,他们各执己见,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但个性坚强的她很快打定主意去美国,以调养身体为由,替中国宣传,让美国人民认识中国,这样的效果可抵三十师兵力,相当于三万多人。
哥哥宋子文虽不支持妹妹访美,但不得不服从上司,公事公办,身为外交部部长的宋子文立马联系了罗斯福最信任的顾问霍普金斯,并请他安排飞机供宋美龄使用。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宋美龄到达美国,在调养身体期间,也在为中国抗日,做积极宣传和争取国际物资资源而努力。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八日,这天可以说是宋美龄生命史上的一个大日子。她要在美国众议院发表一篇重要的演说,之所以说它重要,一是因为这篇演说关系到中国抗战前途,国际上的声望和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二是宋美龄的完美主义,迫使一稿改了七八遍,使得白宫小姐不胜其烦。
宋美龄出席演讲时,由罗斯福夫人陪同至参院议事厅,会场的掌声足以看出宋美龄很受欢迎。她在演讲时,议事厅时而爆出历久不歇的掌声,其中一名议员说,他从未见过如此场景,感动得差点落泪,就连罗斯福总统也公开表示,会加快军援中国的速度。
宋美龄向美国众议院发表演说
演说结束后,她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至全美国,打动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并一致要求美国加速援华,还有每天的数百封来自美国各地的信件寄给宋美龄,并这不得不说,她的演说是成功的。
值得提起的一件事是,一位住在新泽西的家庭主妇,她寄了一张三美元的汇票和一张上海受难儿童大声哭泣的简报给白宫,说一定要转交给宋美龄,这三美元是她家三个女儿捐给那个哭泣的儿童的。
这次宋美龄的国会演说在全球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不仅使她的国际声誉日益提高,也让蒋介石得意不已,从而更加倚重宋美龄了。
那么,宋美龄经历了这么多,我们从她身上学会了什么呢?
我们从小就听父母唠叨,要好好学习,不然你是走不出山沟沟的。是的,只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我们才能改变命运。
宋美龄之所以能接受中西方的教育,得益于她的父亲宋嘉树,没有宋嘉树的努力拼搏,八年的海外艰苦奋斗,也不会有宋氏三姐妹杰出的成就,也不会有宋美龄的国际影响力。
宋美龄在生活上更是一丝不苟,这得益于她的母亲倪桂珍,没有倪桂珍的严厉教育,就没有宋美龄的端庄美丽。
其次是人脉。宋氏子女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结识了不同的人,也有了不同的见地和追求。比如大哥宋子文的财商头脑,大姐宋霭龄结实了孔祥熙,以致后来成为蒋氏王朝的财政大臣;二姐宋庆龄对革命产生的浓厚兴趣,认识了国父孙中山,并嫁为其妻;而宋美龄也是凭着自己的美貌和外交才能,与蒋介石结为夫妻,他们都为共同抗日贡献了力量。
宋美龄的人脉,促使她巩固了她第一夫人的地位,也在政治上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最后是不忘初心。宋美龄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出她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去一步一步地实现。
就说她的婚姻,她和蒋介石的联姻,是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因为只有蒋介石才能实现她的政治抱负。当时,蒋介石的风流史加上家人的不支持,她并没有放弃,因为比起她的目标,她愿意摒弃过去,原谅蒋介石。
再讲讲蒋介石失势时,美国政要都不看好他,作为妻子的宋美龄,决然前往美国做演讲,为抗日、为丈夫拉赞助,希望获得国际支援。这也是宋美龄一心出国演讲的目的,提升国际影响力。
夫妻同心
这些种种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学习阶段,我们要好好学习,丰盈自己的大脑;适当时机,拓展人脉;做任何事都要三思后行,想想自己目标,所做的事,能从中收获什么。人的一生,道路很长,险阻很多,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
好了,关于《宋美龄传》这本书我就全部分享完了,希望大家喜欢!
期待下一本书的分享。你若有种草书,没时间看,可以
我,我会用心发梗概,希望大家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