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吉安市妇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吉安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年)实施十年总体情况和市妇联开展农村妇女及城镇低收入妇女“两癌”检查和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继红出席并主持会议,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丽兰,市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郭文琼,市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夏珊瑚,市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王安参加会议并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吉安市妇女发展规划(-年)》、《吉安市儿童发展规划(-年)》实施十年来,吉安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抓落实,聚焦问题导向,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动“两个规划”实施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对照省“两纲”年终期目标,吉安市妇女发展规划七大领域58项重点监测指标中,有57项达标,达标率98.3%;儿童发展规划五大领域38项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主席陈继红出席并主持会议
副主席郭丽兰
挂职副主席郭文琼
让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发布会上的内容吧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实施。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妇女儿童工作作出批示,责成相关部门制定措施,落实工作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两纲实施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对各县(市、区)政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期中及终期检查考核。年,在全省率先将妇女儿童发展成效纳入各级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2、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中心城区先后新建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吉安分院)、医院分院,为实现妇幼保健服务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民生工程,该项工程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亿多元,免费开展产前DNA、产妇地中海贫血、新生儿遗传耳聋基因三项检测各8万多例。大力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新增国家普惠托育服务项目28家,新增托位多个。市政府投入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公办托育机构--市妇联婴幼园。
3、妇女儿童教育质量有效提升。高标准新建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职业技术学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吉安一中分校、白鹭洲中学分校、市保育院多个分院等市级学校教育、少儿校外教育活动场所项目。建成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7个。在全市打造13个儿童友好家园市级示范点。建设城乡社区各类儿童之家个,覆盖率达到92.6%。城区公办园大量扩充,仅年秋季,市中心城区就新增加办学幼儿园11所。全市个乡镇共建成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覆盖。争取“中央预算内扩容试点”项目资金0万元,建设16个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展“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全市已有64个人以上行政村公办园建成投入办学。“十三五”期间,新(改扩、迁)建普通高中20余所,中心城区、各县(市)均建设了重点中学新校区。推动各校探索多样化办学形式、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产生10所省级普通高中特色试验学校和1所省级特色高中。
4、妇女儿童生存环境显著提升。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9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4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5、妇女就业工作待遇得到充分保障。妇女从业人员达.2万人,比年提高33个百分点,女性就业人数占比达49%,比年提高6.5个百分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女性达.76万人,比年增加.5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23.5万人,比年增加10.7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女性.62万人,比年增加.5万人。
6、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吉安市委在积极推动妇女参政方面成效明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大基层女性参与决策管理工作力度。全市村(社区)村妇联主席配备率达%,女性进村“两委”达到%,村委会成员中女性占比达到30.37%,全市配备村妇女小组长人,配备率达%。-年,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妇联连续四年在清华大学举办女性人才研修班,来自全市市直单位、县(市、区)各条战线领域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创新创业女性人才共名优秀女性参加。
7、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全市妇女权益法律援助制度、妇女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妇女干部人民陪审员制度覆盖率均达%。全市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14个,落实学生资助各类资金17.3亿元,受助学生人数达.54万人(次)。
8、儿童的福利保障事业发展较快。全市加大了救助站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了“四级联动”机制。年,市、县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14个,建立市级妇女儿童庇护中心。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落实学生资助各类资金17.3亿元,受助学生人数为.54万人(次),做到做到困难学生受助全覆盖。自年建立吉安市圆梦助学资金以来,共筹资.万元,资助学生名,发放资金.1万元。
此外,在开展农村妇女及城镇低收入妇女“两癌”检查和救助工作方面,市妇联积极做到高度重视,领导机制完善到位;深入宣传,工作发动组织到位;加强培训,业务能力提高到位;严格审核,救助关爱落实到位;强化监督,工作指导督促到位。有效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赢得了广大妇女的称赞。年,吉安市为近36万余名城乡妇女开展了“两癌”免费检查,救助了名两癌患病妇女。目前,市妇联又争取到中央及省级专项公益金万元,可救助名两癌患病妇女。
会议期间,
记者朋友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提问
记者提问
01.
十年规划的实施进行了终期评估,省里对我市终期评估是如何评价的?
市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夏珊瑚:在年5月12-14日,江西省政府“两纲”终期评估组到我市实地进行了评估,在5月14日召开的反馈会上,评估组对吉安市实施两纲工作情况进行了反馈。评估组认为吉安市委、市政府对妇女儿童事业高度重视,把妇女儿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来抓,统筹推进,各级妇女儿童工作经费得到较好保障,人员力量不断加强,两纲目标指标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将妇女儿童发展成效纳入各级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投入近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民生工程,市县两级高标准高品质新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同时对今后更好的实施“两纲”提出了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两纲实施和妇儿工委工作的指导,加强市县妇儿工委及办公室能力建设,加大各级层级女干部培树选拔力度,加强对妇幼健康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视;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妇幼保健、养老托育和妇女儿童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希望在围绕两纲目标,惠及0-3岁儿童托育服务项目,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工程等方面继续做好示范,形成经验,作为民生实事,总结推广让更多妇女儿童家庭受益。
02
请问我市“两癌”救助的对象是如何确定的?工作是如何有序开展的?
市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王安:为解决贫困患病农村及城镇妇女救治困难,全国妇联和省妇联分别设立了“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财政每年从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中拨付专项资金,对患病贫困农村妇女进行救治,每人发放1万元救助金。
救助对象必须是经过有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确诊、患有宫颈癌2B以上或乳腺浸润性癌的贫困“两癌”患病妇女。确定救助对象时首要考虑患病程度,优先救助重症患者。
1、农村:由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且经过有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确诊的农村低收入妇女。
2、城镇:具有吉安市城镇户籍的城镇特困人员、城镇低保对象、支出型贫困低收入人群。
我们严格规范救助制度,确保应救尽救。一是建立城乡妇女“两癌”救助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填报工作预审机制。在全年任何时段都可接收患病妇女信息,统一申报之前对所有申报对象的贫困程度、户籍情况、病情进行层层审核,由县(市、区)妇联汇总后报上级妇联。二是拨付经费制度。我市严格按照全国妇联、省妇联的要求,在收到专项经费之后,在一个月内及时将救助资金拨付给患病妇女。三是,建立走访、回访制度,加大人文关怀。市妇联领导亲自带队走访各地贫困两癌妇女,为他们送上救助金的同时,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救助金发放后一个月内,市、县各级妇联通过电话、上门等形式,回访救助妇女,了解她们的近况,回访率%。
目前,我市又争取到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和万元省级彩票公益金,将用于救助名农村贫困两癌患病妇女和68名城镇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春节前将全部发放到患病妇女手中。
原标题:《吉安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年)取得显著成效、“两癌”工作实现五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