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社会福利院有一位被人们称为“爱心妈妈”的保育员,她就是该院党支部书记、保育员王秀华。
今年40多岁的王秀华已经在福利院工作了20多年。20年多来她把每一名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精心呵护,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秀华所在的观察班是福利院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主要是护理观察那些刚入院的孩子。这些孩子很多是从车站、街头和垃圾堆里捡来的,大都患有各种疾病,有的甚至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和不治之症。她每天都要把他们抱上抱下,给他们喂饭、洗澡、换尿布,护理难度非常大。
年初春的一天,院里收养了一个小男孩,他的头上、身上、脸上长满了脓包,简直看不到皮肤的颜色,头发长满了虱子,指甲又黑又长,浑身散发着臭气。王秀华用温热水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冲洗了一遍又一遍,把他的头发剪掉露出头上的脓包,又用手把一个又一个脓包中的脓水挤出来,然后用盐水反复冲洗他的头和全身。就这样,她每天坚持给小男孩清洗好几次,直到孩子头上的脓包全部结了痂子。孩子身上的伤全部好了,可她的指甲却钻心疼,因为每天双手要用84药水消毒好几次,药水渗透到了指甲深处,那是一种钻心般的疼痛。
“看到孩子一点一点地康复起来,我的这点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提及自己受的苦和累,王秀华十分平静和淡然。
“我应该坚持,也必须坚持,如果这点脏、累、苦都克服不了,还算是一名共产党员吗?”这是王秀华遇到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干好本职工作的原动力。
王秀华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孤残儿童重享母爱的温暖。年冬一个寒气袭人的清晨,她刚走到福利院门口,就看见台阶上放着一个花布襁褓,走到跟前一看,又是一个弃婴。弃婴的小脸蛋儿被冻成了紫色,兔唇很显眼地从中间裂开。她马上把孩子搂在胸口,立即抱到温房,拨打了急救电话,医院救护。她永远也忘不了孩子醒来时那双明澈但令人心酸的眼睛,她的心当时就揪了起来,她知道得守着孩子,这不仅是因为她的职责所在,更因为她也是一个母亲。孩子取名为刘俊亮,在整个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关爱下逐渐长大,半岁时,给他进行了兔唇修补手术,手术很成功。当他第一次稚声嫩气地叫王秀华“妈妈”时,王秀华的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刘俊亮不久被美国一个家庭领养。孩子走的时候,她心里特别难受,既有与孩子分别的依依不舍,也有对孩子未来人生的美好祝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许多孩子已经离开了她到外地求学,但她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孩子,时时刻刻牵挂着他们。年“五一”前夕,王秀华被授予“商丘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