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保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上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育儿理念已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障、卫生”扩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种新的育儿理念的基础上,育儿既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又要反映下个世纪社会和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不仅要做到在做好传统保育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保”与“育”的互动过程,真正做到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保育观念淡薄、认识不深甚至概念模糊是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正确认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将保育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对此,我们认真学习讨论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施行)》,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健康发展方面的知识,通过办专栏、请专家讲座、走出去培训、园本培训、反思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保育机构的幼儿园,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树立现代健康观念,用正确的保育观呵护幼儿,积极参加教师保育培训,通过培训学习知道保育工作在幼儿园的工作中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加快队伍建设,完善保育管理

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老师队伍是实现保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提高保育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及时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另外通过学习《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幼儿教师的语言修养》等,不断提高保育老师的道德修养。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与优秀的保育老师配班,工作起来称心如意;与缺乏责任感,只顾自己做本分工作的保育老师搭班,总是绊手绊脚的,心情很不舒畅。为了提高保育老师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感。我们先从理论上入手,然后理论联系实际,如与教师布置环境、帮助教师制作分区材料、为本班幼儿制作游戏材料、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等等,从而培养他们班级荣誉感和团体意识,增强合作能力与对班级工作的责任感,逐步引领他们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班级的保教工作。我们结合园本培训开辟了多渠道保育知识、技能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不断完善施行优胜劣汰,是保育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优化了保育队伍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制度规范,措施到位

通过制度规范管理,制度保育工作要求和措施,从制度上规范保育行为。首先,制定了园长保育工作管理职责与要求,由园长亲自抓保教质量,把保育作为幼儿园的中心工作来抓,将保育和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安排,建立保育规章制度,制定量化的保育工作评估标准,支持保育人员的学习培训与业务提高,将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同等看待;其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园长、教师到各个部门的职工讨论研究怎样才能做好本岗位的保育工作?保育制度、评估标准是否科学、公正、合理等,不仅讨论,还要写出本岗位的保育工作有哪些具体内容、怎样才能做好,这样,集思广益,把大家的认识集中起来经过整理提升,形成大家认可的的幼儿园保育规章制度。如《幼儿园保育工作评价》、《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饮食营养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消毒制度》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