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忆延安保育院的人与事 [复制链接]

1#

讲述者/p>

马睿

致公党曲江总支副主委、陕西广电通付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的姥爷名叫梁加业,出生于榆林市清涧县,自幼出身贫寒,受其表哥崔田夫(陕北苏维埃政府副主席,解放后任陕西省纪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影响,早年加入贫农会、赤卫队等群众团体。于兵荒马乱的年代投身革命,从年到年,姥爷在刘志丹领导的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领导下,与陕北红军一同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并将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中央红军的抵达创造了良好条件。

延安保育小学是西安育才中学的前身,在西安育才中学“延安石”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题词。

被誉为“红色摇篮”的延安保育小学,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创建并担任首任校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当年,主要招收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毛主席当年为延安保育小学题词:“为教育中华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年,抗日战争开始,大批干部上前线作战,子女留在后方无人照管,为了照顾这些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党中央决定创办收留干部子弟和烈士遗孤的学校。我的姥爷在土地革命时期迂回陕北多处斗争,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年组织委派他到延安保育学校工作,年至年,姥爷先后担任了校教务总长及校党委书记等职务,在特殊的年代肩负起了保护革命火种的重任,使前线干部能够无后顾之忧的专心指挥作战。

在西安育才中学“特力园”内矗立着徐特立先生的雕像。

年“延安保小”派来了一位新校长梁金生,他与我的姥爷同姓,是一位越南华侨。年梁金生带着家眷投奔延安,也正是当时许多知识青年受到红色感召的真实写照。梁校长早年以华侨学生身份考入南京暨南学校师范专业,后入读香港预科书院。同时他还自学了中医,精通中、越、法、英四国语言,这样的背景自然得到了组织的高度重视,作为保育学校校长的人选也是再合适不过了。梁校长作为越南华侨,丝毫不影响党组织对他的重用。年9月5日在延安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简称延安侨联),梁校长任侨联执委,延安侨联在加强海外侨胞联系和宣传的同时,还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企业,为延安的文化、科教卫生、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梁金生作为侨界代表还参与接待了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率领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他向海内外代表团介绍中共的抗日情况,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年3月23日和10月5日分别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侨联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德和博古、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到会,对以梁金生为代表的华侨抗日爱国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特殊年代有限的医疗条件下有效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在保小期间,由于梁校长精通医术,由他主抓孩子们的教育和健康。梁校长和姥爷协商,一方面要争取更多医药补给,另一方面要让全校师生每周举行校舍大扫除,保证卫生条件。另外给学校打了一口井,不再饮用延河水,大大降低了隐患。梁校长热爱学生,强调要按儿童心理学的要求进行教学和教育孩子。他给教职员讲心理学,要求他们发扬革命的母爱精神,研究学生心理特征,防止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同时梁校长还重视开展文娱活动和美育项目,要求校宣传队定期到附近村镇进行文艺演出,宣传抗战形势和党的政策,高年级学生各班分成小组挨户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文艺才华和潜能,激发了学生对文艺的喜爱。学校宣传队演出大型秧歌剧《白毛女》等剧目时,梁校长亲自出演杨白劳,学生也创作了大量歌曲和小剧目。保小教师还带领学生自制了许多乐器,组成了保小乐队。当时苏区政府还用这个乐队欢迎了马歇尔将军访问团,在晚会上进行伴奏。年儿童节,延安举行了竞赛活动,第一名几乎都为边区保小学生所得,项苏云(项英之女)赢得演讲第一名,被延安解放日报登报介绍,并刊登了照片。保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展现学生各种才华创造了广阔天地。通过文化学习、文艺演出、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以及军事训练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华都得到充分发挥。在集体活动中发展了他们的个性特长,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土里土气农村来的学生自卑感很强,但他们在劳动生产、克服困难和集体协作中大显身手,得到了学校的表扬,树立了自信心,很多学生很快成长为优秀的学生干部。这期间延安保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一切都和梁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我的姥爷主抓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为了响应当时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号召全体师生生产自救,学校耕地扩大,养猪养羊百余只,成立了屠宰厂、面粉厂,进一步做到蔬菜、副食和肉食的自给自足。学生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学会了生产技能并养成了劳动习惯,培养起自力更生,奋发进取的革命精神,保小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增强。

几年间,在“二梁”的协作努力下延安保育学校从一开始的人,发展到了余人,学校规模得到进一步的壮大。也正是这所学校在艰苦条件下培育出了日后的文学家、舞蹈家、作曲家、军事家、科学家、火箭专家,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作为一个革命后代,作为一名新时代致公党党员,我将继续秉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的信念,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资料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郝钟毓)

编辑:Mia、芝伊

审核:彭彭、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