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济南市历城区推进普及普惠学前教育体系高质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投入机制、办学机制,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一、坚持公益普惠,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

历城区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努力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截止年底,全区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6所,公办幼儿园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0.13%,居全市前列,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预计到年,全区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幼儿园数达到95%以上,所有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示范幼儿园标准,省示范幼儿园达到幼儿园总数的40%以上,全区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基本建成普及普惠、均衡优质、多元包容、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

各街道办事处作为辖区内学前教育的举办主体,承担辖区内公办、民办幼儿园发展管理主体责任(3个学前教育集团所属幼儿园除外),落实公办园园舍建设、内部配套、发展投入、师资配备、待遇保障、党的建设、干部任命、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将学前教育工作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工作内容之一,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督导和检查评估。目前全省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系统中历城区建档园比例达95.59%,自评完成率达80.62%,督导完成率达80.62%。

三、创新投入机制,提升公办学位覆盖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历城区学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急剧增大。全区在园幼儿数量从年的人增加到目前的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39%。历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在规划、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一方面,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年,在现有预算基础上,区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彩票公益金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的学前教育经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省市文件执行。另一方面,优化城乡学前教育布局,提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按照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年投入17亿元,新建49所幼儿园,新增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个,通过集团化管理、委托街道中心幼儿园管理、引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等方式,大力举办公办幼儿园。每个街道至少举办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并通过省级示范园认定,各街道办事处建立街道幼教集团。

四、创新办学机制,保教质量走在全市前列

当前,历城学前教育处于规模与质量亟待同步发展的历史时期,新市民“入好园、入名园”的需求更加强烈。为此,历城区建立了集团化办园模式,以机关幼教集团、钢城幼教集团和凤凰路幼教集团等21所幼儿园为引领,实现集团一体化管理。完善以街道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街道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办园经费、教师调配、师资培训、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充分发挥街道中心园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街道中心园集团化发展,实现“名园带弱园、名园带新园、中心园带农村园”等模式,凸显幼儿园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幼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为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历城区先后引进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幼教中心、山东省实验幼儿园、童林堡幼儿园等优质资源,提升学前教育办园品质。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