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王丹(左一)采访对象供图
“今天核酸检测必须在中午12点前完成,任务重,我们要全力配合好医务人员。等会我们去现场按照方案逐一落实。”早上6时许,社工王丹在小区门口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向志愿者组长们交待工作。截至4月10日,她已经在这个摇摇晃晃的“司令部”里连续工作了16天。
简易“司令部”撑起小区“半边天”
王丹是沁富社区派驻在兰棠景苑的“小区管家”。3月26日早上8时30分,王丹接到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兰棠景苑实行封闭管理。由于位于小区外面的居委办公点还在装修,小区里也没有临时办公场所,为了方便服务居民,当天早上,她和居委会主任王萍、物业工作人员花了近2小时,在小区门口搭起一顶帐篷并通上电,作为临时“司令部”。
条件虽简陋,但办公场所总算解决了。3月27日,居委会所在的小区发现确诊病例,小区名居民的防疫和生活如何保障,单枪匹马怎么战斗?“我来这个小区时间不长,帮手确实还不多。”王丹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人——林慧慧,昌吉路幼儿园的保育员。“请问最近你有空来做志愿者么?”“可以的,反正现在也不能上班,需要我做什么通知一声哈。”这通电话让王丹喜出望外。王丹介绍,上一轮核酸检测时就看到林慧慧忙里忙外做志愿服务,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感动的是,林慧慧还叫上爱人一起加入了志愿队伍。
接下来的几天,王丹接到很多居民来电要求做志愿者,党员、企业员工、个体老板……30多个人,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临时“司令部”终于运转了起来。王丹负责调度和协调,她将志愿者们分为就医组、安保组、楼管组、核酸检测组、信息组、物资保障组,每天召集组长开会,大家各司其职,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居民们都说,这个简易的“司令部”,撑起了小区的“半边天”。
保障居民供应她却顾不上“小家”
“你好,我家里没吃的了。”“小区什么时候发放生活物资?”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丹陆续接到求助电话。王丹告诉记者,有各类需求的居民不在少数,居委的物资也紧张,怎么办呢?于是,她灵机一动,让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来做志愿者,包两餐,既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又增加了志愿者力量。对于某些原因做不了志愿者的租户,王丹多方打听给他们找泡面或自热米饭的进货渠道。一些家中能做饭的志愿者则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分给需要帮助的租户。
王丹说,她在这个帐篷“司令部”里已经工作了16天。打印机、两台笔记本以及其他办公设施都由志愿者和热心居民提供。她每天和小伙伴们每天早上7时到岗,晚上至少10时之后才可以收工。累了就到兰棠佳苑的物业办公室休息。在她看来,“司令部”条件着实艰苦,刮风下雨的时候,篷子被风吹得哗哗响,心里还是有点不安。“看着被风吹得变形的帐篷,真怕下一秒被连根拔起。幸好有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心里才算踏实了一些。”
熟悉王丹的人都知道,她爱人身体不好,家中还有一个念高二的儿子,平日父子俩的生活起居都由她照料。这段时间回不去,但心里一直牵挂着爷俩,每天都要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妈妈,你放心吧,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呢!”懂事的儿子总能给劳累的母亲带来安慰。
通讯员韩小弟新民晚报记者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