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琳的失眠毛病从6月份开始,她一想到儿子还有两个多月就要上学,就开始莫名地紧张,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她嘴上虽然说,不就是上小学嘛,有什么可担心的,可心里总是在想,儿子现在吃饭还要大人来喂,饿了不知道要吃的,渴了不知找水喝,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学校有谁会照顾他呢?这孩子现在自己小便还可以,大便不会擦屁股,有内急怎么办?他能敢向老师请假去厕所吗?还有,儿子天生好动,没一会儿老实时候,你让他老老实实地坐40分钟还不憋出个好歹。
崔晓琳将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事情一条一条罗列出来,然后一项一项手把手教给儿子,教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去做。现在儿子总算上学了,原来担心的那些问题解决了,按说可以喘口气,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她发愁儿子的早餐吃不好,不知每天早晨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早餐既有营养他又爱吃?
崔晓琳伺候儿子吃完早饭,把他送进学校,自己到单位还在想,儿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讲的课程能不能听懂?如果听不明白敢不敢向老师提问?想到这些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一点底没有。晚上下班后,吃完饭,她锅不刷、碗不洗,第一件事情就是辅导儿子写作业。儿子睡着了,还要把儿子当天学的内容和作业再看一遍,确定没有错误,然后按老师的要求签好自己的名字,再把第二天孩子要学的内容全都看一遍,做到心里有数,才能休息或者去做别的事情。
崔晓琳原本是个温柔的母亲,可现在总是跟儿子发牌气。儿子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她发火,明明非常简单的一道题居然算错了,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跟儿子大吼大叫,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对,很是自责,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结果,失眠的毛病越来越重,医院去看医生。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诊断为精神压力太大,只要放松自己,症状就会缓解。如果这种症状再持续下去,那可就麻烦了。
刚刚入学孩子的家长或轻或重,普遍存在焦虑心理。许多家长如同崔晓琳一样,有很多担心和顾虑。孩子整天待在封闭的校园里,学生多,老师少,老师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保育员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喝水、吃水果、上卫生间、午餐等诸多生活问题自己能解决好吗?孩子这么小,会不会被大孩子欺负?孩子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不敢举手发言,得不到老师重视,缺少锻炼机会怎么办?这些家长常常为孩子的一点点小事提心吊胆、心神不宁。每当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地追问孩子,喝水没有?午饭吃的是什么?好不好吃?吃了多少?课堂上表现怎么样?举手了吗?老师叫没叫发言?发言之后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表扬了吗?孩子说不清楚,家长就给老师打电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