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yzoo_monkeyonUnsplash
经历过今年的十一小长假,受疫情打击惨重的几个行业,基本得到了很大复苏: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八佰》总票房已经突破30亿,餐饮和文旅行业的市场经过十一长假被大大激活。
唯有民办幼儿园,仍然没有等来复苏的拐点。
今年3月份,疫情影响下,一则对全国所民办幼儿园的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园所表示无法支撑运转,19%的园所寻求转让,连续失去几个月收入的幼儿园经营者和幼师,甚至做起了微商、直播的生意。
年,对幼教行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根据年11月15日,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到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其中50%公办,30%民办普惠(享受政府补贴),其余20%为市场化幼儿园。
自以来,民办幼儿园被看作是公办幼儿园之外重要的补充力量,而如今,上市通道被斩断,盈利空间被压缩,民办幼儿园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甚至有专家认为,未来学前教育很有可能纳入教育管理体制范围内。
政策影响之下,资本表现得更为谨慎,专注幼儿教育的投资人则表示,“学前这块已经被资本抛弃了,年就彻底终结了。”①
相对民办普惠园来说,可以得到国家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而那些徘徊在普惠园之外的民办幼儿园,处境则异常艰难。
今年9月25日,根据新京报报道,北京西城区一高端民办幼儿园突然关门,欠款约万元,60余名幼儿被停学。政策和疫情双重影响下,那些不愿或者无法转普惠的民办幼儿园,又将何去何从?
高端幼儿园的需求依然旺盛
“普惠园我们是不考虑的。”位于北京西城区金槟子儿童成长之家园长王莹对如流FLOW表示。她解释,一方面在于资质不同,对民办教育机构来说,可以招收2-6岁的儿童。如果转成普惠幼儿园,就只能招收3-6岁的儿童。另一方面在于营收,金槟子定位中高端,基于目前房租、教师工资,以及玩教具的投放等支出,如果转成普惠园,基本是没有盈利的。
是否转型像一场冒险,“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之下,年年底是重要节点,意味民办幼儿园“是否转普惠园”进入倒计时。根据媒体报道,有部分转为普惠园的民办幼儿园也会面对补贴不能覆盖成本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砍掉外教、砍掉兴趣班、砍掉特色的办园质量下滑。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副会长、学前专委会第二届理事长杨志彬在年对部分省份的幼儿园进行调研时发现,由于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较低,财政补助又有限,很多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的民办园都在艰难前行。
对于不愿意转普惠园的民办园来说,高端幼儿园,将成为经历政策加疫情大浪淘沙之后,新的机遇。
有报告预测,随着国家持续增加未来幼儿园的产业结构将发生较大的转变:80%的园所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而剩下的20%市场,则是属于中高端民办园的。根据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推测,年幼儿园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高端幼儿园份额将要达到千亿级别。
高端幼儿园,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普遍意义上是指,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外教、师资配比高,以及引进国外的幼教体系等。收费方面通常会达到公立幼儿园的7-10倍。
有教育行业人士对如流FLOW表示,即使在四五线下沉市场,高端幼儿园的需求十分旺盛。
金槟子园长王莹看来,“40%的家长的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她曾在公立幼儿园任教,在一线拥有七八年的教学经验,她认为,私立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有一定优势,此外还有教师人员的配比。一般来说,公立幼儿园要求教师与幼儿比在1:5-1:7之间,而私立幼儿园一般在1:3-1:5之间,“从教育理念到观察幼儿发展都是很好的。”王莹说。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娱支出元,同比增长12.9%,尤其是80、9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后,他们的教育理念更加先进,对教育投入更大。
上述教育行业人士认为,“民办教育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领域重要的创新力量,民办幼儿园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只能说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
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也曾提到,从中国人口增长红利以及教育消费的增长趋势来看,幼教仍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行业。他认为,资金退出渠道也并不是只有IPO,未来ABS信托、债券、分红,让更长线的资本持有都是通道。
托育迎来政策利好
相比针对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有很大不同,针对0-3岁婴幼儿的托育正迎来政策利好。
根据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坚持“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而婴幼儿照护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年,被认为“托育”元年,是教育领域除了职业教育之外,被广泛看好的教育赛道。托育,既不等于早教,也不等于幼儿园。托育重点是“育”,满足无暇照顾孩子的职工家庭提供必要的婴幼儿照护、膳食、保育等服务;
早教则重点是“教”,大多数拥有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设备,旨在通过结构化课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两者的主管单位不同,早教行业由教育部主管,托育则由卫健委主管。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年在十座城市中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1/3的家庭表示需要托幼和托育服务。年,广西地区希望入托的比例达到43.83%,6成以上希望全日制托管。
中国社会,0-3岁的孩子一般多由祖辈参与看护,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隔代照料面临巨大挑战,加之“全面二胎政策”放开,托育机构将成为社会刚需。
近期,根据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消息,为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托育,年中央预算内10亿元补助,覆盖27个省,带动多个城市试点参与。
目前托育行业尚处于早期,市场极度分散。从品牌来看,既有幼教育机构、早教机构向下延伸成立子品牌,也有以全日制托育发展成独立托育品牌的。
有教育行业人士提出“幼托一体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幼儿园+托育”的融合并不是“1+1”等于2,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无论是人员配置、运营管理都存在很大挑战。
北京市场来说,也存在民办普惠园开设托班现象,但最多提前一年招生,从根本上仍然无法解决0-3岁幼儿托育的问题。
也因此,托育被看成是教育行业的蓝海市场。
自去年学前教育《意见》出台后,不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