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为您一查到底 http://www.hhlsq.com/m/受疫情反弹拖累,美国3季度经济复苏速度放缓。美国4季度经济复苏再次提速。4季度PMI呈扩张态势;个人收入和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个人实际收入增长陷入停滞,消费从商品向服务转向;房地产投资景气或已见顶,制造业库存升至高位;出口增速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有所收窄;失业率继续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是主要障碍。展望未来,加息时点前置,通胀再次加速上行,明年大概率见顶回落;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或将冲高后回落,美元指数仍具上涨动能,美股面临多重压力。
一、经济运行形势
受疫情反弹拖累,美国3季度经济复苏速度放缓。3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为2.3%,较上一季度下跌4.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支出对实际GDP环比拉动率较上一季度下跌6.57个百分点至1.35%,私人投资对实际GDP环比拉动率较上一季度上升2.7个百分点至2.05%,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对实际GDP环比拉动率较上一季度下跌1.08个百分点至-1.26%,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对实际GDP环比拉动率较上一季度上升0.53个百分点至0.17%。
美国4季度经济复苏再次提速,PMI呈扩张趋势。10-12月美国制造业PMI分别为60.8、61.1和58.7,与3季度均值60.2持平;非制造业PMI分别为66.7、69.1和62,高于3季度均值62.6。从PMI领先指标来看,10-12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分别回落至59.8、61.5和60.4,远低于3季度均值66.1,出现边际放缓迹象,表明财政纾困政策引发的高需求或将回归常态。10-11月制造业供应商交付指数分别为75.6和72.2,明显高于3季度均值71.8,但12月降至64.9,显示近期交付时间有所缓和。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物流拥堵等问题,或继续对制造业复苏形成压力。非制造业PMI持续扩张,表明服务消费仍在继续修复。
个人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个人实际收入增长陷入停滞。11月个人总收入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7.4%,两年同比复合增长5.7%。剔除通胀后的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陷入停滞,11月同比增速仅为0.05%,表明高通胀已严重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与此同时,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回升至70.6,显著低于3季度的74.8,也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个人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消费从商品向服务转向。11与个人总支出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3.5%。随着9月美国财政补贴停发,11月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已降至6.9%,低于年均值7.6%,这意味着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将回归常态。另一方面,11月美国耐用品消费环比增速为-1.02%,非耐用品消费环比增速为-0.62%,而服务消费环比增速为0.46%,表明消费由商品向服务转向。此外,零售数据显示,11月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0.3%,低于10月的1.8%,表明高通胀可能在抑制消费。
房地产投资景气或已见顶,制造业库存升至高位。疫情以来,低利率、财政纾困政策对于居民收入的补贴、以及疫情引发的居家办公需求是推动美国房地产投资和开工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美国30年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已回升至3%以上,财政纾困政策对于居民的补贴也已停止,新屋开工的独栋住宅同比增速下降表明疫情引发的保持社交距离以及购房需求回落,表明住房需求已见顶回落。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短缺等因素,导致新屋供给受限。综合来看,房地产投资景气或已见顶。
从年4季度开始,需求持续向好和降至较低水平的库存共振推动美国新一轮补库周期开启。结合历史长周期经验看,整个库存周期中的加库存阶段平均持续时间为15个月,最短10个月。从历史经验来看,本轮美国库存周期或将见顶。另一方面,从企业投资信心来看,sentix投资信心指数自8月以来明显回落,12月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回落至24.4,而7月高达39.1。
出口增速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有所收窄。随着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贸易活动物理性隔断部分解除,美国对外贸易在2季度出现断崖式下跌后开始反弹。疫情导致美国生产端受损严重,而需求端受纾困政策支持恢复较快,这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在疫情期间持续扩大。9月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至-.3亿美元,创年以来的纪录。10月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上升至22.4%,进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17.99%,贸易逆差收窄至-.2亿美元。11月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21.08%,进口同比增速小幅上升至20.55%,贸易逆差扩大至-.7亿美元。
失业率降至3.9%,新增非农不及预期。年4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7万,失业率飙升至14.7%,创下大萧条以来最高纪录。随着经济重启和纾困政策的支持,失业率持续下降,年12月失业率下降至3.9%,超市场预期;新增非农就业19.9万人,不及市场预期。12月劳动参与率环比持平在61.9%,但较疫情前(年2月)水平仍低1.5个百分点。
美国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情况有所缓和。首先,白人的就业恢复速度最快,12月份失业率下降至3.2%;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裔的就业恢复速度居中,12月份失业率下降至4.9%;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的就业恢复更为缓慢,且有所反弹,12月份失业率上升至7.1%。其次,美国失业超过27周以上人数快速下降,12月降至.8万人,占比也降至31.7%,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通胀再次加速上行,明年大概率见顶回落。年1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6.8%,再次加速上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4.9%,为年最高水平。年美国通胀大概率将见顶回落。此外,今年的高基数效应也意味着只有基本面因素在明年持续发力,通胀才可能继续上行,而基本面因素在明年持续发力大概率将动能不足。
从CPI分项来看,交通运输项、住宅项和能源项是今年4月以来美国CPI上涨的主要贡献,11月美国交通运输项CPI同比上涨21.1%,住宅项同比上涨4.8%,能源项同比上涨33.3%。展望年,芯片约束有望缓解,二手车需求也将进一步回落,能源也可能开始供过于求,房价上涨放缓甚至回落将引领租金价格下行,综合来看,通胀将见顶回落。但通胀将回落至何种水平、以及持续多长时间,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或将冲高后回落。年在经济复苏、通胀上行、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并形成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年1-3月,随着疫情缓和和纾困政策发力,美国经济加速修复,通胀预期上行,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走高,从1月初的不足1%上涨至3月底的1.7%左右。年4-7月,通胀预期趋于稳定,外加美国财政部削减TGA账户余额释放大量美元流动性,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开始下行至1.2%附近。年8-9月,通胀预期再次上行,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升温,长期国债收益率震荡回升至1.5%左右。年10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叠加拜登3.5万亿美元的预算法案不断缩水,“类滞胀”担忧升温,长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展望年美国通胀将见顶回落,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可能随之回落。
美元指数或仍存上涨动能。年上半年,伴随欧盟疫苗接种进程加快和经济复苏预期强劲,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前景优于美国,美元指数冲高回落。6月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快于欧元区,美联储Taper路径逐渐明晰,市场对于Taper前景的交易愈加广泛,美元指数获强劲上行动能。展望年1季度,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强于其它主要发达经济体,美联储预期加息时点也相对更早,这将继续支持强势美元。
美股面临多重压力。第一,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年前三季度,标普指数公司每股收益增长超67%,远远高于1-年6%的平均水平。瑞银预计,年标普企业盈利增速可能大幅放缓至10%。第二,随着美联储启动并加速Taper,以及加息预期时点前置,美元流动性将收紧。第三,美股估值存在回调压力。年11月美股标普席勒市盈率进一步上升至39.19,接近0互联网泡沫危机之前的水平。展望年,美股将面临多重调整压力。
二、宏观政策分析
拜登政府提出的新财政刺激计划,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已获参众两院通过;二是预计1.75万亿美元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仍在两党的争论中。基建法案总支出规模约1.2万亿美元,其中5亿美元是新增支出。该法案脱胎于原来的2.3万亿美元“美国就业计划”,与原计划相比,新的基建法案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即投资金额缩减,投资领域收窄。新的基建法案主要涉及传统基建投资和较小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资,具体支出结构为客运铁路(亿美元),道路和桥梁(亿美元),机场、港口和航道(亿美元),清洁能源传输(亿美元),水网(亿美元),互联网(亿美元),电动车基础设施(亿美元)等。“重建美好未来法案”总支出规模预计约1.75万亿美元,主要由剥离传统基建后的“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合并而成,最初规模约3.5万亿美元,此后规模屡次缩减。“重建美好未来法案”,拟包括5亿美元的气候和清洁能源投资,提供亿美元的儿童保育和通用学前班资助,以及扩展医疗保险、延长儿童税收抵免、建造和改善住房等。
新财政刺激计划对美国经济直接影响有限,对于促进美国就业更为显著。第一,基建法案的新增基建投资总规模约5亿美元,预计占美国年GDP比重约2.23%。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估计,基建法案将分10年支出,支出规模在年达到峰值,约占当年美国GDP比重的0.25%。相对于美国经济总量而言,基建法案规模较小,对美国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有限。第二,据估计,基建法案有望在未来十年为美国年均增加约个工作岗位,帮助美国加速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新财政刺激计划不会显著增加美国财政赤字。基建法案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重新分配未动用的紧急救济资金、有针对性的企业用户费用、加征加密货币税收以及两党的其它措施。据CBO估计,基建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约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占这一时期预算赤字的1.8%。“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向企业和富人加征税收。一方面,该方案将对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大公司向股东报告的公司利润征收15%的最低税,并对公司股票回购征收1%的附加税。另一方面,该法案将对超过万美元年收入的富人加征5%的附加税,对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的富人再加征3%的税收。以上两项征税提议预计将增加新税收收入近2万亿美元。
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宣布加速Taper,从年1月开始,每月减少资产购买的金额由亿美元提高至亿美元,并于年3月完成Taper。其他货币政策基本不变,包括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维持准备金利率(0.15%)和隔夜逆回购利率(0.05%)不变等。近期,美联储公布的12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加息不久后即开始缩表,缩表的时点、速度与规模可能超预期。
年加息几成定局,加息时点再次前置。首先,美联储内部分歧大大收敛,关于加息形成一致性预期。年9月FOMC议息会议的点阵图显示,在18位美联储官员中,有9位官员预计年至少加息1次,表明美联储内部关于年是否加息存在巨大分歧。年12月FOMC议息会议的点阵图显示,全部18位美联储官员皆认为年应该至少加息一次,表明美联储内部关于年是否加息已形成一致意见。其次,在年9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首次加息时点最早在年底,在年12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首次加息时点前移至年年中,而CMEFedWatchTool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年5月首次加息的概率达到64.8%,加息时点前置。最后,年具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的货币政策立场整体更偏鹰派。在年具有投票权的货币政策委员中,持鹰派立场的人数为2人,持中性立场的人数为4人,持鸽派立场的人数为5人,鹰派占比显著较低。但是,在已确认的年具有投票权的委员中,货币政策持鹰派立场的人数为4人,持中性立场的人数为1人,持鸽派立场的人数为3人。整体来看,美联储决策层鹰派占比显著上升。
美联储较大幅度调整经济预测。首先,美联储下调年经济预测,上调年经济预测。美联储下修年美国GDP增速至5.5%(前值5.9%),上修年美国GDP增速至4%(前值3.8%)。其次,美联储下调-年失业率。美联储下修年美国失业率至4.3%(前值4.8%),下修年美国失业率至3.5%(前值3.8%)。最后,美联储上调-年通胀率。美联储上修年美国PCE至5.3%(前值4.2%)、上修年美国PCE至2.6%(前值2.2%),上修年美国PCE至2.3%(前值2.2%)。
三、美国经济形势小结与展望
美国4季度经济复苏再次提速。4季度PMI呈扩张态势,个人收入和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个人实际收入增长陷入停滞,消费从商品向服务转向。房地产投资景气或已见顶,制造业库存升至高位。出口增速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有所收窄。失业率继续下降,新增非农持续不及预期,劳动力供给不足是主要障碍,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情况有所缓和。通胀再次加速上行,明年大概率见顶回落。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或将冲高后回落,美元指数仍具上涨动能,美股面临多重压力。拜登政府提出的新财政刺激计划,对美国经济直接影响有限,对于促进美国就业更为显著,不会显著增加美国财政赤字。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宣布加速Taper,年加息几成定局,加息时点再次前置。美国亚特兰大联储GDPNowmodel于12月23日估计美国4季度GDP增速为7.6%。美联储预测美国年GDP增速为4%,世界银行预测美国年GDP增速为4.2%,IMF预测美国年GDP增速为5.2%。
图表7展示了高频数据反映的美国经济运行状况,WEI指数显示美国经济增速自年4月25日当周以来掉头向上,13周移动平均也在年6月27日以后扭转下跌趋势,ECRI领先指标则更早体现了此趋势。年4季度,WEI企稳上行,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再次提速。ECRI领先指标也先于WEI掉头上行,佐证美国4季度GDP重新加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