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前期儿童自主性培养之自主性训练单志艳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4786431.html

作者简介:单志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摘自单志艳《发展教育学》.1

学前期儿童自主性培养之

自主性训练

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实践是第一位的。家长和教师可以在与孩子接触的点点滴滴中,有意识地进行自主性训练,培养孩子主动应对与被动应对的能力。即我们要培养既能主动应对、也能被动应对各种事件的人。

?长大后她是为新中国的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

主动应对是指积极主动地处理个人遇到的事情,对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孩子尤其重要。因为中国孩子总是被强调要听大人的话,不提倡孩子去影响成年人。可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很多需要主动应对的问题。如,孩子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就应该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影响父母,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孩子的父母闹离婚,并没达到非离不可的程度,孩子就可以成为父母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缓解父母之间的矛盾。

被动应对是指对于被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能自如应对。如,被老师冤枉时,应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被别人冤枉的经历,没什么大不了,同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他从小生长在城市,却说服了父母报考农艺,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袁隆平

1

人际关系的应对训练

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如何面对各种人际和社会情境,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情境。如,当父母吵架时,孩子如何有效应对?首先,告诉孩子父母吵架也是正常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可怕。其次,引导孩子主动在父母中间做解决问题的和平使者,通过向父母传达一些他们不好直接说的话,促进父母尽快和解。

?长大后她是才华横溢、高雅亲和、家喻户晓的央视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2

非优越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境应对训练

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正确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非优越的社会情境。如孩子身处环境恶劣的地方,或生长在贫穷的家庭中时,要培养孩子坦然面对,并将此作为磨练自己意志和增长阅历的资源。这种教育思路可以延续到18岁乃至成年。

?小时候生长于贫苦鞋匠的家庭,长大后他是“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丹麦作家——安徒生

3

提高被动应对能力

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被动应对的能力。如,孩子与小朋友玩时被欺负怎么办?这是每个孩子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要告诉孩子一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被欺负也是这些经历中的一种,每个人都会遇到。知道自己被欺负的感受,了解难过和委屈感也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这样会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以后就不愿欺负别人,同时也会积极想办法应对这样的事。

?五岁时高位截瘫,与病魔顽强斗争,微笑面对生活,长大后她是整整激励了两代人,被誉为“当代保尔”的作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

总之,在学前期,如果成人对孩子主动探索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孩子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就会发展起主动性,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敢担责任、积极应对、富于创造力的人。

作者|单志艳(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编辑整理|基础教育参考

单志艳家庭教育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