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玩耍
经常有家长有这样的疑问
“你们幼儿园到底教什么?”
“幼儿园老师是不是就带带孩子?”
其实作为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
幼儿园的教育不可忽视
同时也千万别小瞧了学前教育专业
今天小编将用漫画的形式
向广大家长科普下幼儿园的专业教育课程
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归纳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
那我们就分别从这5个领域出发,看看幼儿园到底具体教些什么,以及对以后升小学(幼小衔接)有何帮助。
健康
简而言之就是孩子长得高、体重达标、体态良好,具备一定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一定生活能力,为适应小学的生活树立信心。
1身心健康
幼儿园保证孩子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运动时间
如遇下雨或者雾霾则改为室内运动
一年四季都会坚持锻炼
目的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生长发育
2动作发展
幼儿园的运动游戏能锻炼孩子
走、跑、跳、钻、攀爬、投掷等能力
培养孩子各项动作能力的发展
老师们也会运用生活中的材料
自制各类好玩的教具给孩子玩耍
除了锻炼大肌肉的活动
孩子还能通过游戏锻炼手部灵活能力
因为每个孩子发展水平不同
老师会选择不同难度的材料来帮助孩子
这对未来拿笔写字也是一种提前锻炼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小班阶段
老师们会通过儿歌、游戏、环境提示
教会孩子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裤
促进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在一日活动过程中
老师还会教孩子一些儿歌口诀
帮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语言
简而言之就是能听能表达,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为升入小学后的书写做准备。
1听与说
幼儿园老师会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表演
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会投放简单的材料
比如手偶、小剧场、小舞台等道具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与形式
表达自己的想法
2阅读和书写准备
幼儿园里的绘本阅读只是一部分
看完之后,老师会开设各类游戏
比如手工、创意美术、表演等形式
让阅读记录在孩子的心里
教幼儿认字和传统小学生认字有着本质的区别
幼儿认字主要以
环境渲染、生活认字、游戏认字、随机认字为主,
没有计划,没有进度的要求,
一切以儿童的兴趣为主。
社会
简而言之就是孩子在幼儿园里交好朋友,团结有爱,懂礼貌懂规则,爱他人爱祖国。这也是孩子开始适应集体生活的第一步。
1人际交往
幼儿园里的礼貌教育
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中、环境中
不仅孩子们遇到老师和保育员都要主动问好
老师们也会互相打招呼,通过言传身教
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礼貌环境
除了一些常见社交礼仪外
班级里会开展角色游戏模拟成人社会
如: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小超市等
孩子们不仅可以增长生活经验
还可以锻炼语言交往能力
2社会适应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站
在这里会慢慢建立“个体”和“集体”的概念
体会到“自我”与“环境”的联系
幼儿园老师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也是幼儿园社会活动的重要部分
幼儿园通过各类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
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爱祖国、爱家乡
科学
简而言之就是热爱自然、喜欢探索、充满好奇,以及对数学有初步的认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兴趣远比灌输知识有用千万倍,进入小学后,会让孩子更爱学习。
1科学探究
幼儿园班级里会布置自然角
让孩子自己动手种植植物
观察各类小动物每天的变化
不断发现、不断思考
老师也会鼓励孩子自行设计游戏实验
记录实验效果
真正做到探索、发现、实践
2数学认知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很差
要解决抽象问题就需要用形象的事物来表示
比如1+1=2,
如果仅仅是把算式教给孩子,
这就是小学化。
但如果带孩子游戏,把1个红苹果和1个青苹果放一起是两个苹果,
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
艺术
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在美与艺术熏陶中,能唱能跳能画,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
1感受与欣赏
幼儿园会创造各种条件
让孩子感受与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
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审美
2表现与创造
老师不会轻易地“教”画画
更多是启发孩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而且很多时候画画不需要纸笔
几根棉花棒,一堵墙
就可以创作出天马行空的作品
写在最后
讲到这里,或许你已经对幼儿园教什么有了更多了解吧,这些看似“啥也没教”的活动,其实涵盖着深刻丰富的教育内涵。围绕“五大领域”教育目标,不仅能让孩子为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健康的体魄和人格,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自幼师口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