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洪秀敏从儿童发展的视角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 [复制链接]

1#

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幼儿,基本任务是保育教育好幼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时期是许多重要品质和能力形成和奠基的时期,需要教师具备很多特殊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在世界范围之内,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有很高的要求。以OECD国家为例,绝大多数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要求是学士起点,英国、法国、波兰、意大利、冰岛等甚至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是硕士学历起点。在我国教师培养体系中,各级各类院校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都有学前教育专业。按照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等*策法律的规定,幼儿园教师必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准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归根结底是由其教育对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教育对象年龄越小,教育工作的难度和含金量越高。专业化的程度决定着教师行为所具有的教育含量和对幼儿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要求

近四十年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均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态度、行为、语言与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敏感期和奠基阶段。幼儿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塑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也意味着幼儿园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深奥性和神秘性的专业特征,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方式、内容、手段等具有独特性的特点。

首先,幼儿身心发育的稚嫩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幼儿在身体活动、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需要精心的呵护和照料。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的饮食、休息、大小便、睡眠等都需要教师的关爱与精心照顾,教师要能够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及时地发现幼儿在食欲、睡眠、情绪等方面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因此,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征,幼儿园教师要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与父母照顾孩子不同,幼儿园教师是同时照顾全班的数十个幼儿,应对全班幼儿的生活和情感需求。由于幼儿身心发育的不成熟,他们随时会出现一些让教师始料不及的状况,种种挑战对幼儿教师应对不同教育情境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要求教师要能够有效保护幼儿,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没有“下课”的权利,只有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