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爆的国剧《三十而已》大家都有看吗?此剧一经开播就引发了多个微博热点讨论。这部剧是从三位三十岁女性视角展开,讲述都市女性在三十岁这一重要年龄节点上,遭遇的各方面压力与挑战的故事。
其中,童谣所扮演的“全职太太”打破了人们对这一标签的传统认知。原来,作为一个“全职太太”也可以这么飒,不仅健身、厨艺、保养、打扮一项都没有松懈,而且作为一名新手妈妈,顾佳对于孩子的疼爱、保护与良好的教育都让观众非常感动。
“从出月子的那一刻起,顾佳就已经不存在了,从此以后,我便是许子言的妈妈。”从顾佳身上,面对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都能学到什么呢?
让孩子学会接纳包容
幼儿园有个孩子在一次活动上突发癫痫,班级里的有些家长都十分害怕,试图以“隐瞒病情”这一理由来赶走这一孩子。顾佳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新手妈妈”,她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勇敢地在家长群里出声反对,言辞坚定引得一群家长跟随,最后扭转局势。
正是顾佳心中的正气使然,无形中给孩子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另一方面,她知道这个孩子的突然发病也给许子言带来了不小的惊吓。于是,她在孩子入睡前,用带有童话色彩的叙述描述癫痫病,以此来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他人的疾病,学会接纳包容他人的不足。
著名教育家罗素认为,品格教育在孩子六岁以前就基本完成,六岁以后学校只是在以前品质教育基础上加以巩固,因此幼儿阶段是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以后的人格成长。
孩子一路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异样的目光和言行上的排斥,而父母正确的引导能将“平等”“接纳”“包容”这些渺小却伟大的种子深植在幼小的心灵中,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给孩子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与归属感
在《三十而已》中,子言在幼儿园面试时表现的一直很好,只有三四岁的他,面对三个陌生人都没有胆怯,面对老师的提问也都做出了很优秀的回答。与顾佳和风细雨的正面教育、努力给孩子营造的归属感是密不可分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情感上的安全感。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的满足首先是在家里获取的,而后不断扩展到学校里的同伴、其他社团成员乃至同事和更广阔的社会中。
这就意味着加强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决定了孩子在将来的人生观与处事态度。
培养孩子的担当意识
全职妈妈顾佳在家中传递的永远是正向的积极向上的品质给孩子。她会总在孩子面前夸爸爸的好,表达爸爸对这个家庭付出的感谢;当顾佳看到孩子因为面试被老师弄得心急,咬了老师一口时,最后面试不通过,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孩子,而是情绪稳定地安慰孩子,最后还说服孩子去向老师道歉。
顾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什么是担当,家长在早教时一定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己是什么样,孩子也会跟着模仿成什么样。
顾佳为家庭与孩子所做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坚持,都体现了她能屈能伸、为母则刚的坚韧气质,向大家诠释了“全职妈妈”的新定义,同时让大家学会了不少育儿好方法。
THEEND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作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AsianPreschoolEducationAnnualConference精华讲义第八届亚洲幼教年会专家讲座精彩回顾:◆叶平枝:激励性评价策略的运用与反思◆王振宇:游戏课程化——一种课程新模式◆靳金翠:盈利性幼儿园的价值与生存◆韦伯:虚火焖烧,谈谈时下托幼行业困局◆周佳:让我们的学前教育来点“戏剧性”◆李大峰:新*下集团连锁幼儿园发展转型的实践与反思◆丁永芬:优秀教师团队是这样铸就的◆伊藤弓子:日本幼教人才育成与幼教品牌战略---结合3-6岁幼儿园免费制度施行后的展望◆田中三千穂:日本的0-6岁保育教育一贯制与日本幼教课程特点◆曾艳:构建关系,促进爱的教育场域形成——以学习故事的实践经验为例◆吴向东:关于A-STEM项目的思考和实践◆赵艳红:品质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真正的特色铸就高品质◆王秋霞:融合引领赋能发展——名园长工作室组织与管理◆徐洪艳:清厉静和润远意趣融——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思考与践行最新公告◆第九届亚洲幼教年会暨早幼教展览会举办的通知▼点击,了解亚洲幼教年会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