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测教资笔试真题科二选择题 [复制链接]

1#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幼儿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B.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保育和教育幼儿

2.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力的什么特征?()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

B.认知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A.情感表达

B.自我反思

C.自我调节

D.交流信息

小学

11.芳芳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师请教,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2.小涛认为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运气好,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13.明确指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14.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地位上具有()

A.平等性

B.层次性

C.辅助性

D.从属性

15.小学教科书的编排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还应符合()

A.社会学的要求

B.*治学的要求

C.生态学的要求

D.卫生学的要求

中学

11.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基本的的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2.陈冬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学习成绩优异受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开始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

13.李哲爱好广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他面临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4.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也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A.动作思维

B.直觉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5.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自思考“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A.主动对内疚阶段

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C.自我整合对绝望阶段

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

参考答案与解析

幼儿

1.A本题考查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家长有教育指导的任务。故本题选A。

2.C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故本题选C。

3.A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九颗花生吃了5颗,还剩4颗,这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但是还不能运用逻辑运算思维。故本题选A。

4.B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故本题选B。

5.C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从外部向内部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材料中幼儿的自言自语,是要调节自己行动的变化,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行为上的改变。故本题选C。

小学

11.D题干中强调的是不懂就向老师请教,属于学业求助策略,而学业求助策略又归属于资源管理策略,故选D。

12.B题干中归因为“运气”,而运气是属于“不稳定、外在、不可控的”因素,故选B。

13.C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此书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的问题。

14.B我国课程包括国家、地方、学校三个不同层次。其中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而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由此可见,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在地位上具有层次性,答案选B。

15.D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还应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因此,答案选D。

中学

11.A题干考查德育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故选A。

12.B替代强化指的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与题干里看到好朋友受嘉奖而自己开始努力学习相符合,故选B。

13.A双趋式冲突就是两者都想要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与题干中李哲既想看足球赛又想看演唱会但只能选一种相符合,故选A。

14.D题干中“多种解法、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故选D。

15.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是12到18岁也就是中学阶段所面临的矛盾,题干中说的也是韩波进入中学后。而“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等这些问题也都是没有形成自我统一性的体现,故选B。

获取更多教资笔试备考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