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来·啦·
《3——6岁儿童学习学与发展指南》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
《指南》属于法律法规部分的内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法律法规部分所占比重变动比较大,分别为:年上占6%,年下占17.33%,年上占6%,年下占4%,年上占31.33%。可加,考察低峰为4%,高峰时高达31.33%,试卷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因此,法律法规也应引起各位考生的重视。那么,《指南》作为法律法规的一部分,通常会以怎样的题型进行考察呢?哪些内容又是常考点呢?在这儿,我为大家呈现部分试题:
3.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人际交往
B.操作练习
C.教师讲解
D.集体教学
7.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
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学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8.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书写自己的名字
C.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9.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10.在“秋天的书”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是()。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书的名画
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图表来记录和整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
A.6岁左右
B.5岁左右
C.4岁左右
D.3岁左右
6.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正确理解是()。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
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9.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A.跳远
B.跑步
C.投掷
D.踩高跷
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与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15分)
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
13.在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