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潜意识里觉得,产品只要打上“儿童”两个字,就“更健康”“更营养”“更纯粹”,但其实,“儿童食品”只是商家为了营销创造出的概念。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那些专门套路家长的“儿童食品”到底坑在哪里?
01
儿童酱油
儿童酱油是最最最常见的一种“儿童食品”,市面上很多“儿童酱油”都号称专为宝宝研制,无盐、低钠。
但仔细看后面的配料表就不难发现所谓“儿童酱油”钠含量并没有特别低,和普通的酱油相比,钠含量相差无几。
每15ml酱油里,钠含量都超过了mg。
▲某儿童酱油▲某头道酱油
购买只有“噱头”没有实际的“儿童酱油”,还不如入手真正“少盐”“低钠”的产品。
小贴士
1岁以内的宝宝,不需要加任何调味品,盐、酱油、糖统统不需要。
1岁以上也不建议加太多的盐,食物中的钠就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
2岁以上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饭,但仍要清淡,少盐少糖。
02
儿童面条有些儿童营养面条,包装说明上印有钙、铁、锌等营养元素,但添加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反倒是价格高不少。所以买儿童款,一定程度上就是花冤枉钱。提醒各位一句,给娃买面条,最重要的是看配料表中有没有添加盐。无盐才是正确的选择,跟有没有“儿童”字样无关!
03
儿童牛奶
儿童牛奶标识“助成长”,家长们纷纷买单。在宝妈群还看到有宝妈这样的反馈:
为什么孩子特别偏爱儿童牛奶?看看配料表就知道了!
市面上大部分“儿童牛奶”其实是调制乳,配料中除了有乳制品最重要的成分“生牛乳”以外,还有各种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甚至有的排在配料表第二位的就是“白砂糖”,看到这个,你能知道孩子为什么特别喜欢喝了吧?
这类产品添加糖就是为了保持甜甜的口感,吸引孩子饮用,这也意味着孩子会摄入更多的糖,更容易出现龋齿,也更容易发胖。
小贴士
配料表第一位要是生牛乳。
蛋白质含量。根据国标,纯酸奶蛋白质含量至少要2.9g/g,风味酸奶则是2.3g/g。
尽量无糖或少糖,添加剂越少越好。
04
儿童榨菜榨菜的制作过程,想想就不能少盐,即使披上了“儿童”的外包装,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小编特意去超市对比了一下,儿童榨菜和普通榨菜配料几乎一模一样,何来“儿童专属”之说?
05
儿童奶酪
很多家长不知道,奶酪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盐,因此天然奶酪的含盐量并不会太低。
更何况,国内市面上的所谓“儿童奶酪”大多都是为了迎合孩子口味制作的再制奶酪,这些奶酪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含有糖分和各种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给孩子食用。
所以说,不要满目相信包装盒广告的宣传,学会看配料表和成分表才是重中之重。
小贴士
选天然奶酪,主要成分是牛乳、羊乳等,而不是干酪。
高钙低钠,配料表越短越好。
06
儿童肉松
肉松本身确实是个不错的食物,但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儿童肉松”大多都会添加很多盐、糖进行调味调味,导致肉松中的钠含量超高。
▲某品牌儿童猪肉酥
无数权威官方机构多次强调,一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添加盐和糖,一岁以上的宝宝也要少盐少糖。
▲摘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这里榜主必须告诉妈妈们一个判断的小技巧:超过钠30%NRV的食品都不属于少盐。
07
儿童水饺
“儿童水饺”个头小,包装精美,明晃晃打着“儿童”标识,不少家长看到又要忍不住掏腰包了。且慢!买之前咱们还是要先看一看配料表。
可以看到“儿童水饺”的配料非常长,在里面榜主看到了“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酱油”“耗油”“食用香精”等等一系列添加剂。
这怎么能适合孩子食用呢?这怎么好意思标识“儿童食品”?
08
儿童牛排
速冻的“儿童食品”中还有一款明星产品,儿童牛排!这类牛排价格比原切的要低不少,而且通常都搭配好酱料,料理非常方便,吃起来味道也好。因此很多家长都会买来放在家里备用。
但,为什么同样是牛排,这种贴心配好酱料的比没酱料的原切牛排要便宜那么多呢?
因为“儿童牛排”一般都是合成牛排。
而且因为有这么多添加剂,孩子吃g这种“儿童牛排”比吃g牛肉能摄入的优质营养素低得多。
另外,“儿童牛排”的牛排本身钠就已经达到33%NRV,再加上酱料的钠含量高达54%NRV,这样一份食物下来,孩子一天的钠摄入量妥妥超标。
添加剂一大堆、口感不好、一不小心还容易摄入过多的钠,这样的“儿童牛排”,就一个建议:别买!
09
儿童果汁你以为给娃喝儿童果汁,就能补充和吃水果同等的营养了?果汁无法给1岁下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营养价值,反而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1岁以上的宝宝也不建议多喝。即使有些儿童果汁号称添加了维生素D、益生元等营养元素,但专家认为:这些添加的营养元素很难达到儿童发育需要的标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小贴士
1岁以下要吃新鲜水果,不要喝果汁。1岁以上要少量喝,可以喝自己榨的果汁或市售的%果汁/纯果汁,不建议喝果汁饮料或果味饮料。总之,在给宝宝购买食品时,千万不要被“儿童”字样误导,一定要以满足营养需求、成分安全为出发点。
10
如何为儿童选购食品?市面上那么多打着“儿童食品”的产品,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真假,找到真正适合宝宝的那一款呢?
1、不要盲目相信“儿童食品”
不要觉得贵=好,更不要看到商品包装上打着“儿童”二字就觉得是对孩子是有益的!我国没有“儿童食品”相关的规管,这个概念是商家为了更好地对家长做定向宣传和销售炒作出来的。
2、配料表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