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门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幼儿园,可你一旦走进去,穿过主楼来到户外,仿佛就此展开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世界:
有的孩子在室外的音乐区敲打着锅碗瓢盆版的“架子鼓”;有的孩子在石头上、树干上、滑梯边大开大合地涂涂画画;有的孩子在雨过天晴后,蹲在泥土里数着蚯蚓,正在进行一场搅动好奇心的探索;还有的孩子组队在“花果山”上拿着寻宝地图寻找第N个关卡,已经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
在深圳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城市,我们却在幼儿园里看到这样一幅让孩子忘我地乐活在天地间的美好图景。
这就是深圳宝安区兴华幼儿园,整个深圳公办园里占地面的最大的幼儿园(仅户外活动场地就达平方米),却丝毫没有浪费这里寸土寸金的土地,不仅充分地利用起了户外环境,进行了“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而且还把户外做成了课堂,做成了没有屋顶的教室。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孩子们每天都有不少于两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并且大班孩子们雷打不动地每周会轮一次户外半日活动,从吃完早餐就出去玩,到午餐时再回来。这三个多小时里,孩子从体能、心灵、探索上都会被充分地满足。
靠近石头,也可以感受风
园长焦艳认为:“作为城市里的孩子,户外活动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到了大班,孩子们的精力愈发旺盛,如果把孩子们圈起来上集体活动或者区域活动,都无法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给他们更多在外面奔跑的时间,让精力得以释放,回到班级教室后,他的专注力也会提升。另外,户外资源的丰富性也是室内难以提供的,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探索和学习,真的是无处不在。”
01/
“室内外环境一体化”的思考下
兴华幼儿园如何打造户外环境?
作为一个一线城市里的幼儿园,拥有大片的户外场地是非常难得的,既然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充分地利用起来,最大化地支持到儿童的发展呢?
兴华幼儿园园长焦艳一开始就从整体上思考如何打造室内外一体化的环境,并从环境入手开启一场户外课堂实验。
所谓“室内外环境一体化”,简而言之就是统整地考虑室内外的环境创设,把室内活动区延伸到户外,从不同的空间维度,为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环境。在兴华幼儿园,室内几乎所有的区角在室外都有对应的体现,并且在丰富性、开放度上,户外的环境有室内远不及的魅力。
在复古水泥滑梯上即兴创作
如教室里的阅读角、涂鸦区、自然角等全都有延伸:
户外阅读区让孩子们可以方便而自由地取阅绘本,在风和日丽的时候,躺在草丛里、躲在树屋上,从心所欲地去享受阅读;
涂鸦区也不再只是让孩子在规定纸张上、画板上、墙壁上涂鸦,而是可以利用石头、树叶、树枝、果实等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甚至在户外的水泥滑滑梯旁老师都准备了粉笔给孩子进行肆意的涂鸦;
班级里有自然角,延伸到户外就是种植区,从微观的植物认识,到通过耕作体验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孩子们的大工程——手绘地图
在兴华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分为体育区和非体育区,总体上可以划分出22个活动区域:木工区、滑轮区、拆装区、玩水区、艺术创想区、音乐敲打区、植物疗养区、野炊区、植物耕作园地、攀爬区、阅读休闲区、骑行区……而室内每个班级也有8至10个区域,来满足不同时间段孩子在不同环境里的需求。
在户外,你可以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柜子、架子、桌椅,老师们在这些地方投放许多基础的户外探索工具,并遵循着“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的原则,让孩子们不用费时费力,触手可得,拿来即用。当然,这也为孩子们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全天候的开放空间和丰富资源。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施——室外课堂》曾触动园长焦艳思考着“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室外环境的迷人之处,不仅是所有的室内活动都可以在室外完成,而且室外做的事还更丰富。室外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感性素材、更多的不可预见性、更多的开放性的任务,而这些往往是成人很难预先计划好的。
“如果我这样做,会怎么样呢?”在户外,当一位孩子这样想的时候,兴华幼儿园希望这个环境可以鼓励到他自己去做,自己去找到答案。
圆圈区里有些什么"小家伙"呢?
02/
户外课堂:
不只是运动身体,还有运动头脑
在兴华幼儿园的户外,花果山可能是每一个兴华孩子对童年永恒的记忆,它满足着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山的名字、上山的路、山上的石头,到瞭望塔、林间光影、寻宝游戏……在老师有意识的预设、追随与支持下,生动活泼的探索活动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在这里,体能与趣味有最大程度的融合,发现与探索也无处不在。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游戏之一是花果山上的定向运动。最初发起定向运动,是因为老师们发现孩子虽然喜欢在花果山上爬上爬下,但是活动看起来比较单一,活动量也不足够。于是老师们开始思考:在花果山上如何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定向运动就这样被提出来了:给孩子们设置一些游戏规则和目标,并触发他们的兴趣去挑战。
不同阶段的孩子在花果山定向运动中的玩法并不一样:
小班的孩子由于对目标设定还没有什么概念,并且对起点和终点的标志,以及山上的道路都不太熟悉,所以针对小班,老师们就准备了一些他们能看懂的图示,带着他们走走基本路线,在这些路线中去寻找和收集一些立体的小动物模型。
又找到一张图片,拼成藏宝图!
到了中班,就变成了寻宝游戏。老师们在花果山上一共布了12个点位,对应12个不同的房子,其中每4个点形成一张地图,一共就有三张不同的地图可以玩。地图里有起点和终点,沿着地图提供的路线,他们需要找到不同的地点里藏着的宝瓶,每个瓶子里有1张图片,在不同的地点集齐4张图片并恰当地拼在一起,孩子们就能找到最终的宝藏。
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把现实生活中非常具象的空间位置,与抽象的平面地图,以及照片上的图景对应起来。如果他们找错的话,将无法拼成一个完整的地图。
找到一个挂在树上的宝瓶,再陡的坡也难不了我们!
“寻宝游戏”需要孩子们非常有经验,能知道这张地图对应的是花果山在哪里,而这个经验就是在小班时日积月累的,他们要不断地去走山,要对花果山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通过这些细节去发现瓶子在哪里。
定向运动,组队打卡盖印章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了大班,定向运动的难度就更加复杂。孩子们需要通过一张老师手绘的抽象的地图去到不同的地方打卡。老师们在花果山上共设置了35个打卡点,每个打卡点藏有一个印章,每7个点为一组,出了5套地图给他们去探索。孩子们面对这种未知的探索和挑战都会很兴奋,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虽然最开始老师们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去开展体育运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孩子们为了找到那些打卡点,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合作与分工,还会进行一些错误控制,小组之间讨论、思考和碰撞也很精彩。玩一局下来,孩子们常常满身大汗,而且在尝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有成就感,红扑扑的脸蛋上是溢出来的开心。
有时候这个班去玩结束后,他们会把自己班上的玩具拿出来藏在各个地点,留给下一个班的孩子去探索,以这样的方式去交换班级里的玩具,也让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孩子们有一种神秘期待和温暖的连接。
定向运动中,爬坡上坎统统不是问题!
除了花果山外,在丰富的22个区域里,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探索与学习在发生:
当紫荆花从树上掉下来时,会引发一群孩子们的讨论:这个花可以拿来做什么呀?于是孩子们自己开始了各种玩儿法,有的带回班上用捣蒜器舂出花汁来画画,有的捡起花瓣拓印花纹,有的用来装饰自己。
当孩子们在树下发现蜗牛、蚂蚁、落叶,他们也会发问:蜗牛住在哪里?为什么蚂蚁要排着队走?为什么这两棵树的叶子不一样?于是一系列的探索在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捕捉中,每天都在进行着。
如何确保在开阔、自由的户外游戏场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兴华幼儿园提出了“预设的点,探究的线,生成的面”这样一个课程思路:
比如,在做“山”的主题时,老师只预设了两个点:“给这座山取个名字”、“数数有多少条上山的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且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