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境中一些能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叫病原体。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在集体生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且易造成流行。
一、水痘
1.病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6个月至3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冬春季。
病*存在于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的浆液中,从病人发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病初,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
2.症状
病初1—2天有低热,以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渐延及头面部、四肢。最初的皮疹是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天左右变成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留疤痕。在病后一周内,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出现,陈旧的皮疹已结痂,也有的正处在水疱的阶段,所以在病人皮肤上可见到三种皮疹症状:红色丘疹、水疱、结痂。出疹期间,皮肤瘙痒。
3.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因皮肤瘙痒,儿童常抓破皮肤,会造成化脓性皮肤病。可用炉干石擦剂擦在皮肤上止痒,给儿童勤剪指甲,以免搔伤皮肤。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要接受检疫。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麻疹
1.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及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病*离开人体后,生存力不强,在流通的空气中或日晒下半小时即被杀灭。
麻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
2.症状
(1)病初3—4天可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
(2)发热后2—3天,在口腔两侧的颊黏膜上,有灰白色的小点,针头大小,外周有红晕称麻疹黏膜斑。麻疹黏膜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
(3)发热后3—4天开始出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手心、脚心出疹。皮疹与皮疹之间可见到正常的皮肤。出疹期间全身症状加重,高热、咳嗽,常有呕吐、腹泻。
(4)出疹一般持续3—4天,之后,皮疹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后留下褐色的斑点,经2—3周斑点完全消失。
3.护理
(1)病人住室应保持空气新鲜,但不宜让风直吹着病儿。室温应较恒定,避免忽冷忽热,空气应较湿润。(2)常洗脸。用温开水洗净眼分泌物。注意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3)饮食应富于营养且易消化。发热时,可吃流质饮食。热退,饮食仍须清淡,但不必吃素。(4)注意发现并发症。病人疹子出不透,疹色淡白或发紫,这可能是并发症的表现,应及时治疗。
4.预防
(1)接种麻疹减*活疫苗。(2)2岁以下或有慢性病的小儿,接触麻疹病人后,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3)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4)接触者检疫。
文章内容来源于《学前儿童卫生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董润叶
值班编辑:赵亚轩
责任编辑:范古君
指导老师:路欣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