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滋润童心,为儿童作歌访幼教前辈汪爱丽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

耕耘者·汪爱丽

汪爱丽,年出生。年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后,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40余年。

汪爱丽教授主要致力于幼儿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曾先后赴墨西哥、美国、英国考察,是我国在该领域内著名的研究者和教育专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幼儿音乐教学法》《幼儿歌曲音乐游戏》《幼儿园音乐教材》《活动中成长——幼儿学音乐》。

在相关杂志上发表科研报告和学术成果数篇,其中“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获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学一等奖。她翻译了多本幼儿音乐歌曲集,创作了《我上幼儿园》《山谷回音真好听》《颠倒歌》等近百首深受幼儿喜爱的音乐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年第7-8期“人物”栏目

采访陈欢

赶快点开视频,先听听汪老师美妙的声音吧~

1

情系金女大

记者:汪老师,您对音乐的热爱,是从小就开始的吗?音乐的种子是如何在您的心里萌芽的?

汪爱丽教授(以下简称“汪”):以前我妈妈在教会的唱诗班里唱歌,她喜欢唱歌,也喜欢弹钢琴。我爸爸会吹小号,小时候他教我唱过《锄头歌》,“手把个锄头锄野草呀,锄去了野草好长苗呀,咿呀嘿,呀吼嘿,锄去野草好长苗呀,呀吼嘿,咿呀嘿”。唱歌的时候,还经常叫上我的表哥和表姐,所以从小家里就有音乐的氛围。上了初中,我正式开始学音乐。那时,我在成都上的华美女子中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不仅重视外语,也重视音乐等课外活动,学校共有3架钢琴,大概可以让20多个同学来学习。教我的两个音乐老师都是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年改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以下简称金女大)毕业的,她们的音乐功底都很好,教会了我很多歌曲,我跟着她们学了6年,所以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记者:原来您在成都生活过。

汪:我们家原先生活在南京,但因为抗日战争,我们逃难到成都,所以我是在成都上的中学。当时金女大也因为抗战的原因搬到了成都的华西坝,到了年,我考入金女大,这时候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年,金女大搬回南京,同时我们一家也搬回来了。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报考金女大呢?

汪:这是一所有名的女子大学,是女孩子很向往的学校。当时吴贻芳担任校长,大家都知道她,学生们都以她为榜样。金女大的老师也都很出色,很多都拿了博士学位,学校的整体氛围很好。而且,我对金女大也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教我音乐的两位老师都是金女大毕业的,所以我就一心要考金女大了。

记者:据了解,您考取的是音乐系,后来为什么转到了社会学系?

汪:在入学的第一年,我看了很多讲肖邦、贝多芬等音乐家的电影。他们的琴弹得十分好,音乐功底也很深厚,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高的音乐天赋,再学钢琴也无法达到这些音乐家的高度,于是我就把音乐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到了二年级转到了社会学系的儿童福利组,所以我是社会学系毕业的。社会学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