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科学保育有效衔接促进孩子幸福成长》科学育儿杜绝小学化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为遵循幼儿生长发育和教育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本期家庭教育专栏中,我园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杜绝小学化》教育咨询,我们家园合力,科学育儿,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策篇
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包括《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内容和目标。
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一、幼儿园小学化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在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上面都更像小学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幼儿的学习压力增大,这些通常就被称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一些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等学习内容,与小学无异,一个幼儿甚至可以掌握小学才会学的加减乘除、汉字、英语等知识,这些都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结果。
幼儿园小学化其实是家长们“拔苗助长”的产物,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其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因此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家长要求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它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强行转变幼儿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和行为准则,不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在近年来屡禁不止,很多家长都予以观望或者放任的态度,但其实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对你的孩子是有很大危害的,看看下面专家给予的建议,这些也许可以让家长有所思考。
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相信你当年被学习压力步步逼进的时候,那种厌学情绪是油然而生的,幼儿也是一样,本该嬉笑玩耍的年纪就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甚至在完不成预期要求时还会遭受呵斥、打骂,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情绪也会变得消极,厌学情绪很容易滋生。而在幼儿时期就学了小学的内容,到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的不良习惯,丧失探索知识的兴趣,自然也会厌学的。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天性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无限的,这是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都难以企及的,如果在这时候给孩子强加灌输应试教育的所谓知识,让孩子学习单调的写字、算数等,只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不仅剥夺了他的快乐,也会让他失去探索、创造的机会,如果本身是天才,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幼儿期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写写算算,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而长期规范的做着学习也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应试教育的知识,而忽略了多智能的全面开发,比如音乐欣赏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所需要的,甚至是终身受益的,简单的应试教育知识只会让孩子丧失更多潜力。
总的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从根本上忽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
三、对幼儿园禁止小学化的相关规定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早在年,教育部《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年底《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提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园长应尊重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和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上面说了这么多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话题,那么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幼儿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不给孩子读幼儿园,但是却不能不读小学。
幼儿园教育除了启蒙教育以外,还包括儿童的生活照料和养育,承担了一部分家庭的责任。而小学教育则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教育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体验是不同的。
五、消除“小学化”倾向,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家长要不断丰富科学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配合幼儿园开展纠正“小学化”教学相关要求。
2、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像个孩子”,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天性,遵行幼儿教育规律,遵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孩子广泛兴趣、形成很好个性品质作为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
3、拥有良好教育心态。家长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要有攀比心理,家长要采用鼓励和赏识教育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富有个性地成长,让每个孩子都在“好孩子”的光环下成长。
4、实施“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供给孩子量多类足的玩具,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锻炼,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能力,保证孩子每天在家有不少于1个小时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家长朋友,让我们共同携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监督
-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