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11月24日至26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竞赛在该校东盟校区举行。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也门四个国家的28支参赛队56名选手同台竞技,开展“带娃”技能大比拼。
竞赛开幕式现场。
现场大咖云集线下线上结合
11月24日上午,首届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竞赛开幕式采取线下+线上方式进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以及各参赛队教师和选手余人参加开幕式。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文萍致辞,作为国内首届婴幼儿照护技能的国际赛事,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洪秀敏教授,担任大赛专家组组长。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反复研讨与论证,精心设置了符合行业需求的赛项内容和比赛形式。
广西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春鹏表示,本次大赛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使命的一大举措,将有利于提高婴幼儿托育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兰明认为,此次大赛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中外融通组队促进学习交流
据悉,此次大赛赛项分为五项:婴幼儿回应性照护技能、婴幼儿安全防护与急救技能、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应急处理、婴幼儿保育活动观察与分析、婴幼儿玩教具游戏与绘本故事的设计与组织。
大赛采取中外融通的组队方式,增进了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互鉴。来自马来西亚的参赛选手佩丽雅参加了围裙绘本故事设计和急救技能两个赛项。她告诉记者:“我参加这次比赛收获挺大,不仅个人技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开阔了眼界。我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马来西亚选手佩丽雅在比赛中。
此次比赛旨在通过各国选手同台竞技,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婴幼儿照护领域的经验分享和合作,推进国际化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
论坛同期举行专家献计献策
11月25日,年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高峰论坛同期举行。此次高峰论坛以“托育专业新思路人才培养新指南”为主题,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同步直播方式开展,搭建起行业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为解决当前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凝聚多方智慧,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家庭处陈晨副处长、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处张志强处长、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洪秀敏教授、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SinJooEe副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徐轶群副研究员出席论坛并分别作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高素质托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和研究成果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贡献广西经验
据悉,此次大赛是首次在广西举办的面向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的国际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打造广西国际早期教育赛项品牌,贡献广西国际早期教育赛项经验。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较早开办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多年来,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探索“双元育人”新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学校顺利承办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竞赛,成为承办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的三所职业院校之一。
此外,该校依托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和广西高水平学前教育专业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大家庭和谐幸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