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刷牙都要使用牙膏。虽然牙膏有各种品牌、各种口味,但能够实现“防止蛀牙”这个核心功能,靠的都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其它成分都是为了让活性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把儿童早期发展想象成一支牙膏,那么,这支“牙膏”中最重要的那个“活性成分”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最核心的那个要素是什么?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早期教育首席教授、弗莱德罗杰斯中心主任李钧雷教授认为,儿童早期教育中的“活性成分”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向沟通和互动。
李钧雷教授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表彰活动暨年幼儿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上做了《从实践角度反思早期儿童教育的应用理论》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反思了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中的三个根本问题。
5月19日上午,由中国福利会主办、中国福利会信息与研究中心(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二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表彰活动暨年幼儿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国福利会主席王家瑞,上海市*协副主席李逸平,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姜樑等出席表彰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中国福利会主席王家瑞为第十二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获奖者代表颁奖
本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共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台地区的50名获奖者,73名提名奖获得者。他们之中不乏长期坚守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有常年默默耕耘,专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一线教师;也有敢于创新探索,寻求特色发展之路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霞,宋庆龄幼儿园班主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