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上人生共享阅读学前儿童社会学习 [复制链接]

1#

第六章第二节

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年龄特点

本期诵读内容: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年龄特点。

第六章第二节

本期主播:工作室成员陈静

西安远东保育院副院长

浅谈幼儿归属感培养的策略

归属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归属感的特点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家庭的依恋,表现出对家庭的较为强烈的依恋,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将会在一段时期内经历进入新环境后的分离焦虑。中班儿童的归属感主要表现是其归属对象范围扩大至幼儿园和班集体。大班儿童的归属感是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相比于中班儿童的集体归属感,大班儿童的这种情感体验更为深刻,表现出更多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冯晓霞教授在《指南解读》中谈到的,“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由此,我们将培养幼儿归属感的切入点定位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即将归属感的培养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在班级中培养相互接纳的意识

无条件接纳每个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发现孩子的不同特点并适宜地表达出来;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不要在儿童之间进行优劣比较;引导幼儿接纳同伴,让孩子接纳别人的特点,而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小班幼儿,教师要注意做到:班级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性;满足幼儿的亲肤感;对每个孩子做到经常拥抱、微笑、表扬。参考活动有:亲亲抱抱、点名时间、问候好朋友、夸夸宝宝、猜猜我是谁等。

中班幼儿,教师要注意做到:引导幼儿接纳别人的不同,认知别人的特点;教师要示范对幼儿特点的接纳;教师要经常发现幼儿做得好的一面,及时表达出来。参考活动有:迎接好朋友、夸夸好朋友、今天我想说(插标志,表示自己有想说的话)、猜朋友等。

大班幼儿,教师要注意做到:鼓励幼儿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树立自信心;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优点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幼儿创设接纳同伴不足的氛围,营造和谐班级环境;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同伴。参考活动有:今天谁没来(看记录关心朋友)、交流小信箱(利用小信箱表达跟朋友之间的关心、联系等)、朋友小档案(了解朋友的本领、特点、爱好等)、优点轰炸(看着镜子被同伴夸奖)、特别的你特别的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