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推动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我们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针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附件:各类防控技术指南(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全文)二十六、托幼机构1.应做好口罩、洗手液、消*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和保育员培训。2.对工作人员、保育员和儿童等进行健康监测。做好儿童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3.在入口处对工作人员、保育员、儿童和外来访问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禁止进入。4.加强对各类生活、活动和工作场所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5.做好公共卫生间等场所和门把手、楼梯扶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6.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如条件允许,可自带餐具或者使用一次性餐具。7.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8.避免举办聚集性的团体活动。9.加强手卫生,保证洗手设施运行正常,洗手液(或肥皂)充足,推行“六步法”洗手。10.工作人员和保育员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或肘臂遮挡口鼻。11.工作人员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上岗,避免继续接触他人,及时医疗机构就诊排查。12.儿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儿童就医。13.设立应急区域。工作人员、保育员和儿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14.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代章)年4月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解读《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推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在前期相关方案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等相关专家,制定和完善了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控技术方案,并征求了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意见。
技术方案包括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篇,及时指导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联防联控、精准防护。其中,对居家、办公场所、商场超市、医疗机构等20类重点场所从防护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减少举办人员聚集性活动,提倡电子化办公,设立应急隔离区域和做好清洁消*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要求。对社区、企业、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福利院、监狱等14类重点单位从做好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做好手卫生,加强环境清洁消*和通风换气,进行体温监测,设立应急隔离区域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要求。对老年人、孕妇、儿童、学生、海关(边检、卫生防疫)人员等16类人群提出了养成卫生和文明行为,做好个体防护,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加强手卫生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要求。
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推荐阅读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入会须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