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分水岭,因为他们马上就要进入幼儿园了!望子*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花费各种手段送孩子进入好学校,贵族国际学校,结交档次高的小朋友。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小朋友们开始了集体生活,家长们之间也因孩子建立起了新的社交圈,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中国和日本的家长该如何处理?妈妈们请提前扎好预防针呀!
中国
国内案例1:民办学校招生测试父母查家庭3代
最近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入学面谈引起了很大的话题,家长问卷通过手机作答其中甚至包括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工作单位、职务及学历。在杭州和广州的家长们压力也很大,热门民办学校动辄50%的淘汰率让家长们不敢掉以轻心。
国内案例2: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桑塔纳里
突然有一天Mary死活也不肯让爸爸送她去幼儿园,无奈之下只好妈妈送她去。路上,Mary才告诉妈妈原来是因为爸爸开的桑塔纳一点都不气派被同学们取笑了好久。所以她决定以后只坐妈妈的宝马MINI去上学。
国内案例3:什么都要最好的,不能让我丢面子
4岁的妞妞非常爱美每天去幼儿园都必须换一套衣服,妈妈也给她买了许多名牌衣服。妞妞除了自己要漂亮外,还要求家人也要体面,比如上幼儿园的两个月后,回到家向妈妈提出,接送自己的时候要穿上好衣服要把皮鞋擦亮一点。童童今年刚上大班,懂得东西可不比大人少。看到同桌带最新型号的iPhone回家吵着也要一部“充面子”。
国内案例4:人小*大宝宝也要环游世界
国际幼儿园开学第一天老师们问小太阳班的小朋友们假期都去了哪里呢?远的去了美国迪士尼,英国名校游学,澳洲*金海岸,近的去了日本深度游东南亚海边度假,国内游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5岁的艾瑞克因为爸爸的工作原因只在国内某私人度假村度过了假期,一回家在大哭大闹怪爸妈“不争气”:我不去海南也要出国旅游。
国内案例5:园丁不在浇花在干什么呢
小宁宁放学后心情一直不太好,原来今天课上的活动是介绍自己最爱的玩具,小宁宁最喜欢的老师表扬了一个小朋友带的高级玩具,自己的blythe娃娃却没有受到老师的注意。现在幼儿园的教育也越来越利益化,“园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一些老师会注意孩子的衣服是不是名牌,孩子的父母开怎样的车来接,孩子的父母是何种职业等等以此来区别对待学生。这些不仅会潜移默化孩子的价值观,而且反过来促使家长不知不觉地参与到“物质竞赛”上。
处为父母可不要小瞧了身边的孩子。小伙伴们之间也会互相攀比哦,孩子有攀比心理是很正常的,家长既不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也不要恣意放纵。(敲黑板,请注意)
物质攀比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有的是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有的是由于自己小时候物质缺乏,现在对孩子产生了补偿心理;有的是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孩子;还有的是出于对自己良好生存状况的一种炫耀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家长们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孩子也对物质要求越来越高。
物质上的攀比往往会使在比较中“落败”一方的孩子受到同伴的嘲弄,孩子的自信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父母们的首要任务。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物质财富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即使没有很多财富也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日本
幼儿园是儿童最初体验的早期教育设施。从3岁起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在日本全国共通的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接受教育。
1个班级的人数在35人以内,一个班有一个班主任老师。其他还有幼儿园园长及办公室人员等。
公立幼儿园有指定的学区,私立幼儿园则没有。
原则上4小时。
远足爬山,观察动植物,开运动会,社区演出。总之日本的幼儿园生命在于活动。除此之外协助幼儿园的妈妈会也是必须参加的。
两者都是按照文部科学省规定的教育要领进行每天的活动。但私立幼儿园学费较贵课程也多样化,也有延长托儿时间等服务。可以说这两者已经区分了穷人和富人。(宝宝也很无奈啊,耸肩)
日本而对于面试,不仅要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考察全家人关系、修养、情商和经济状况等,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比如衣着是否庄重得体,话语是否谦和礼貌,坐姿是否标准等,面试时连双手都不能随便摆放。为此在日本有专门针对面试的产业,它们指导家长和孩子如何应对面试。
著名儿童服装品牌mikihouse推出的面试服
入学考试也是一个难关,中会让几个小朋友分为一组,协作完成一项任务,老师会在一旁观察每个孩子的举动,包括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从日本幼儿园看教育,看看中国人是怎么说的
部分在海外的华人父母们对日本公立学校宽松教育的担心,另外也希望孩子在语言能力最发达的时候多接触中文,但yoyo在国内某地有名幼儿园仅仅只呆了5个月后,母亲就决定还是带她重新回到日本的幼儿园。促成最终下决心将yoyo带回日本的是发生在小朋友身上的一些小事。
yoyo突然吃饭变得飞快,吃相变得粗鲁,就好像身边有人跟她抢饭似的。后来才知道:国内幼儿园老师鼓励孩子们吃饭要快。“谁吃得快谁就是好孩子。”yoyo很害怕自己吃饭太慢而无法成为“好孩子”,于是拼命抢着扒饭。但在日本时,yoyo吃饭吃得有条不紊。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的“食育”的说法,不仅强调菜单的营养搭配,慢嚼细咽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餐桌礼仪和教养,它还有一个好处是令食物的营养更容易吸收。
而且,日本独有的用餐礼仪:用餐前后要双手合什说“いただきます”和“ごちそうさま”。“いただきます”是“得到”“领受”的敬语,而“ごちそうさま”则是表示“承蒙款待”的敬语。尽管在中文里,这两句话被简单地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但在日文原意中,这两句敬语所真正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自己食物的动植物们的一份虔诚的感恩之心。
yoyo的另一个举动,也令妈妈大吃一惊。因为久居日本,家里长辈一边吃饭一边联络感情。正聊得开心时yoyo突然站起身来模仿着大人的样子,用她的小手朝桌子上“狠狠地”一拍,冲着妈妈和外婆大声喝道:“吃饭不许说话!”这个粗暴的举动当时就将妈妈给震住了,因为yoyo一直是个说话温和有礼的女孩子。作为母亲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大声这么没有礼貌。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幼儿园老师这样拍着桌子大吼过喜欢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所以yoyo看在眼里跟着有样学样了。
这两件事促成将孩子领回了日本。因为作为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从小有常识、懂礼仪,拥有恬静的性格和温柔的教养。所有成年之后的无法纠正的恶习,都是从小开始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好习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根基。这就跟建房子一样,地基必须打好打牢。地基没打好没打牢,房子建得再高,也是幢危房。
入园日剧片段
日本家长间的较量当然也是存在的,孩子们总是天真无邪的,但是他们的父母知道海归,股票,房产,权利。为了不让孩子跟你哭诉“妈妈为什么我明明最出色的,老师却不选我当小组长”,你就知道了所谓的公平在幼儿园里都看不见了。高级幼儿园的妈妈梗更是日剧里常出现的题材。
《如父如子》
一个中上阶层的日本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会和孩子一起去参加升学面试,繁杂的过程让人汗颜。
《MotherGame~她们的阶级》
幼儿园母亲撕B大作,个性倔强又乐观的女主角总让人充满正能量,她在剧中有一句名言“恕我直言”然后开始伸张正义,因此这部剧也被大家吐槽成为嘴炮剧。(小男孩不是一般的可爱啊,舔屏)
《砂之塔》
亚纪买下了高级高层公寓初衷是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然而见到大清早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邻居妈妈们全身名牌聚在大堂门口时,她自己却围着围裙很尴尬的和大家打招呼。被强迫当了聚会的干事最后出丑的片段也很让人上火啊!
谈吐、衣着、装扮都反应着你的出身、教育、婚姻决定着你的社会地位决定着你配不配和她们做朋友。
目前国内开放二胎*策,看完这篇推送的你准备好了吗。(生无可恋ing……)现在许多妈妈们为了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赢在起跑线上,奋力挤进高档私立幼儿园,而进去后才发现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幼儿园里父母的家庭收入、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一旦悬殊孩子们就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说到底孩子所追求的物质享受,让我们来好好思考下,不正是现在大人们也在追求的东西吗,因为金钱地位这些能让家庭更加稳定。如果父母的实力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话,在强撑门面的外表之下,苦了自己不说还不利于宝贝的成长。所以抛开更好的教育资源来说,进入不属于自己层次的圈子里,面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把你的善良、能力,坚信双手能带来未来的品性和人生经历传承给孩子,比直接把物质财富传承给孩子更重要呀。说到底还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热门文章
中国民用航空局最新消息!一个的帅哥和的丑男你们选sei
5月27日汇率: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