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本文转自;
“天讲述中国共产*对外交往个故事”之八
10:56
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一本湮没在历史尘埃中近80个春秋的珍贵著作“重见天日”。这本《在华一年——苏联电影记者笔记(-)》,于年出版之后首次推出中文版,其译者——曾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的资深外交官李辉,由此带我们走进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年9月,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奉苏联*府之命来到中国报道抗战。透过他所拍摄的一万余米胶片,我们看到了中国*民浴血奋战、顽强抗敌的悲壮战争场面,也看到了红色*权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千千万万的妇女、儿童和青年学生用他们的善良、坚毅和勇敢,铸成了一条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杰出的共产*领导人毛泽东,与广大人民群众谱写了一曲鱼水情深的感人颂歌。
“中国妇女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中国的一年中,卡尔曼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们是战士、是*治工作者、是组织工作者、是后勤保障员……在中部战场,卡尔曼看到疲劳过度、面容呈灰土色的*工姑娘们艰难地挪动穿着平底鞋满是创伤的脚,跟随部队,每天走十几公里。在陕甘宁边区,卡尔曼对妇女们的牺牲精神赞不绝口,她们从事繁重的工作,巡逻站岗,成立缝洗队,参加游击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在广西,卡尔曼遇到了中国共产*领导的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小旅行家们”。这些孩子自年起就开始了他们艰巨的“旅行”任务:号召群众起来同企图扼杀中国的*国主义者展开斗争。他们带着一部小型胶片电影放映机,有时乘坐顺路的交通工具,又常常徒步而行,给沿路的农民放映电影,表演剧目,在村庄张贴宣传读物,仅依靠卖报纸杂志和演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他们曾穿过大沙漠,也曾奔赴各个战场村庄,精神焕发,激情洋溢,宣传和表演时常常能抓住群众的心,引发经久不息的欢呼。他们还常常为士兵保障后勤,有时更是深入前线,帮助抬运伤员……
和边区儿童相处的经历也让卡尔曼印象深刻:儿童保育院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搭着积木;几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熟练地使用筷子,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又抬起头对着镜头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卡尔曼甚至还当起了边区小学生的临时信使。一个晚上,一个小男孩敲响了卡尔曼窑洞的门,郑重地交给他一封信,请他带到莫斯科。信里写道:亲爱的苏联朋友们……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抗日战争,这是一场争取和平的战争……你们在年开始了愉快幸福的生活……全世界儿童都应该携起手来,勇敢地前进……我们请求并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们……。这封信的内容,和卡尔曼在《在华一年》中的一段话遥相呼应,他说:我国人民真诚地景仰自己的过去,景仰在这个饥饿的千疮百孔的国家所走过的英雄之路。我们作为苏联人,比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同情为生存权而斗争的人民所经历的苦难。
在红色中国,还有一个团体,给卡尔曼的在华岁月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就是从全国各地成群结队奔赴延安的中国青年。他们来到延安的大学学习,为未来抗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天早上,他们在广场上列队做操,*号声和千人合唱声常常唤醒卡尔曼。寒来暑往,他们几乎每天都带着小木凳和笔记本前往山里露天上课。除了上课,干农活也是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的使命担当。一个早上,他们扛着十字镐和铁锹,唱着歌,浩浩荡荡地奔赴山里干活,一直到太阳落山。生气勃勃的场面感染了随行的卡尔曼,他连忙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
“世界上这样的大学生绝无仅有。他们中很多人改变了过去安逸、富裕、不劳而食的生活。铁的纪律在他们生活中雷打不动。他们都充满着渴望,要把自己的力量,创造能力贡献给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谈到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卡尔曼坚定地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在卡尔曼在华期间拍下的照片中,有一张前所未见的特写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共产*领袖毛泽东眉头微蹙,眼神深邃而坚定地望向前方,隐约可见淡淡的笑容。照片摄于延安,这也是卡尔曼第一次与毛泽东相见的地方。年5月25日,卡尔曼在延安杨家岭的一孔窑洞里与毛泽东会面。此次会面从晚上9点持续到了凌晨1点,毛泽东全面、精辟地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并坚定地讲道:“中国只能加强民族统一战线,继续持久地抗战到底。共产*从不害怕困难,中国共产*为争取中国人民的独立进行斗争已经有十多年,在困难和斗争中锻炼得更加坚强。”谈话结束后,毛泽东将一首《七律·长征》赠予卡尔曼,卡尔曼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动情地说:“我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顿感由人民领袖亲手书写的这首讴歌一个最伟大历史功勋的诗词,将是我从中国带回最珍贵的礼物。”
在边区停留的一个月时间里,卡尔曼拍摄了毛泽东的工作日,记录下他专心致志阅改文件等真实场景,还偶然拍下了毛泽东偶遇农民的画面。“一群刚从田地收工的农民,像朋友一样和毛泽东打招呼,停下来跟他说话,告诉他自己的需求。而毛泽东也自然地叉开双腿,向农民询问一些事,并给他们出主意。农民们的脸上毫无惊讶的表情……大家都聚精会神地交谈着,经常爆发出阵阵愉快笑声。他们与毛泽东告别时和见面时一样随随便便,然后扛起铁锹,继续赶路”。共产*领袖与群众的鱼水情在卡尔曼的镜头中被真实地展现出来。
年6月1日,适逢中国人民抗日**大学成立三周年庆典,这也成为卡尔曼离开延安前参加的最后一次活动。大广场上,大学生列队而立,毛泽东检阅了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并在分列式检阅结束后,发表了简短又充满激情的讲话。“战斗到底,这就是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大家都有一个目标,一个意志。我们必胜!”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淹没在上千人暴风雨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之中。几千名青年学生随后通过了大学生宣誓誓词,他们将永远忠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庆典结束后,罗瑞卿副校长从中山装上摘下一枚专为抗大三周年制作的珐琅像章,别在卡尔曼胸前,动情地说:“戴上吧,记着我们,别忘记延安。”由于激动,卡尔曼一句话也没能讲出来,只是紧紧握着亲爱的朋友们的手。
从中国回到苏联的当年,卡尔曼便光荣地成为联共(布)的一名*员。这背后,也许正是他当初那句没说出口,但却在书中写下的“我决不会忘记你,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