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望女成凤”,部分家长“内卷”的心理,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
"人家孩子能背那么多古诗,在哪学的呀?
亲戚孩子才几岁,都会几种乐器了,咱家是不是也学一个?"
这种“攀比”的心理到底源自何处?有一线老师表示,随着网络的发展,朋友圈、各种短视频平台里,‘牛娃’随处可见,很多家长的焦虑,就是因此而起。“以前可能到中学才比成绩,后来逐渐从幼儿园就要开始比了。都希望在幼儿园里能多学点知识和才艺。”
面对家长的需求,也有个别幼儿园为吸引家长,开设幼小衔接的课程,提前学习小学内容,迎合家长的超前需求。
但是,自年起,*中央、国务院就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
2月15日,教育部发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再次强调——“不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
为何教育部一再呼吁?超前教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幼儿园超前教育的症结到底又该如何破解?
教育部最新要求:
不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就在开学前一天,教育部再次对幼儿园的保教过程提出要求。
2月15日,教育部发布《评估指南》,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