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日本“便当文化”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食物教育侧影。
从“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到将“食育”写进法律,食育逐渐成为日本国策和提高日本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如今的日本,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也是发达国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国家。
再来看看我国,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6至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和19%,10.4%。
超重肥胖、近视、慢性病低龄化,营养餐到了桌子却进不了肚子,学生营养健康“怪象’频出,让“食育”这个概念逐渐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少年强则国强。食育,不仅是要培养儿童的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也是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基。
朦胧中探索的我国,整个食育市场基本空白。怎么来填补这块空白,成为系统化发展食育产业的首要问题。
市场的空白往往意味着机遇。在食育这个利基市场,出圈的机会很大,关键看你以什么内容和态度,以及什么姿势,去迎接这一份挑战。
壹
食育要从娃娃抓起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小学生不仅要养小动物、种植、维修电器,还要学做饭。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要会做2、3个家常菜,并且设计菜谱。这意味着:食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版块,开始从娃娃抓起了。
劳动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坐不住了。
有家长说,花样搞这么多,到最后都是家长的事。
还有家长说,我花钱养女儿,不是为了她将来帮人做饭的!
当然,在一片质疑之中,还是有些支持的声音。
其实,食育远远不是做个饭而已。
往简单来说,食育是让孩子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往更深了说,就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让孩子了解食物相关的知识,以食物为教育的教具,从而延展到人格和想象力培养上。
接下来,让MLC带大家看看其它国家是如何“以食而育”的。
贰
这些国家“吃”出了学问
食育是什么?日英法意等国家基于本身文化与面对社会问题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这些国家从顶层设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力,培育食育文化氛围。日本:包罗万象,早早立法
日本的食物教育可以说是亚洲食物教育的一个代表,其本身既包含了生命、自然、感恩这样的人类通识文化,又包含了均衡、协作、饮食习惯这样具体的生活,在全球食物教育中具有最鲜明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日本*府通过立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食物教育。
年,日本制定了“食育基本法”,规定推广“食育”是国家的责任,以家庭、学校、保育所等地域为单位,通过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来达到“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这一目的。
日本6岁小孩想当农民曾火爆全网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举个栗子,日本在食育课程上就有严格的规定,譬如三年班的小朋友要设计食谱、准备一次早餐给家人吃、六年班要学薯片课程,用酒精灯进行实验,学生需要知道薯片的油份高达20%。
便当文化也是日本食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便当虽然最早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但传入日本后,以便道、辨道、辨当等表记。便当一词后来反传入中国是源于日语弁当(音:bentou)。日本便当历史悠久,从古坟时代(大约四世纪至六世纪之间)的简单的“干饭”、战国时代的“*粮”,到桃山时代现代便当的雏形,以及江户时代常见的幕之内便当里的扁圆烘烤米饭,日本便当文化就这样逐渐流传和普及下来。
日本的便当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盒饭。我们的盒饭大多都是简单粗糙的家常菜,里面的每一种菜都是没有造形的,但日本便当十分讲究一个形字!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其中味是重点,以前中国菜基本都不考虑菜形,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才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