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在中国,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子女的教育问题一般默认为是女性的责任,父亲一般淡出子女教育的范围。因此,中国的单亲家庭更容易产生问题儿童。还有,在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中,尤其是各类幼教机构中,清一色的都是女性教师,女保育员,这更加减少了儿童接触男性的机会,导致男性或者父亲对于儿童的影响会显著低于女性,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或者社会性的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也是现在社会男孩子缺少男子气质、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较少接触爸爸的婴儿许多技能发展比较迟缓,长大后情绪变化较为激烈,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差,自尊心低,人际关系紧张,反社会行为较多。这都是反映了父亲教育缺失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后果,正如美国幼儿心理学家格赛尔所说,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作为儿童家庭教育的这一角色作用就凸显出来,可以为母亲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分担很多任务。社会变迁要求父亲重新定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过去意义上的绝对的男主内,女主外的模式已经不适用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父亲应该逐步的增加在儿童家庭教育的投入,平等的或者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独特的经验参与到儿童的教养当中去。
长期以来各国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专家、学者关于母亲的教养方式或者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研究甚多,但是关于父亲自身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等对于儿童的影响研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普遍的观念:“母亲是儿童的主要抚育者”之外,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这两种理论都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现在,家庭更多地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母亲和父亲的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母亲、父亲、儿童三者之间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父亲在一个家庭系统中一直占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地位,但是父亲对于儿童教养这一领域来说一直的摄入很少的,这是不应该的。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父亲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父亲角色的研究越来越提到研究日程上。
上世纪50年代左右,对于父亲、父亲身份、父亲角色的研究还十分罕见,尤其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实验研究。引起父亲研究热潮的一个契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参与战争的许多家庭的男人丧失生命,或者尽管战争归来,但是这种长时间的“父亲缺席”现象对儿童的教养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父亲研究的兴趣。当时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父亲缺席”产生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在儿童教育方面产生的结果。因此,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一种以父亲在家庭中缺失为定向的理论。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又延伸到实施暴力、特别是对儿童乱伦的那些父亲。
父亲研究的早期,学者的主要重心是将母亲身份和父亲身份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他们的异同,还有就是研究父亲在家庭中承担的经济义务以及对于其他家庭事务的参与。真正开展的教育学、心理学意义上的父亲角色的研究是从观察父亲与孩子的互动开始,父亲报告自身的教养体验,这也导致学者对于父亲的研究信息直接来源于父亲而不是侧面从母亲或其他途径获得。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系统论观点的兴起,在研究父亲角色时不再把父亲看作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看作家庭成员中既主动又被动,既直接又间接的互动网络中的一员来看待。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产生了一种动态的看待家庭系统的观点,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