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幼儿教育
清末,学前教育为蒙养堂或蒙养院,民国年间改称育婴堂或幼稚院,但境内创办甚少。年襄垣县抗日*府在该县南蛾村建立境内第一个托儿所。年,中共中央第二保育院从延安迁至襄垣县南里信村,为当地保育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年后,长治幼儿工作兴起。
年,长治市在莲花池创建长治市区第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工人保育院,在院幼儿20名。到年,幼儿园发展到8所,在园幼儿增加到人,保育员发展到36人。年,幼儿园发展到16所,入园幼儿人。
年10月,长治市健乐幼儿园的前身“长治市级机关保育院”创办,园址在大北街(现长兴中路)号。年,保育院改名为长治市健乐幼儿园。年由市财*拨款在八一路桥北建了新园舍,经不断扩建。占地面积达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各种完善的配套设施。共有幼儿多名,教职工70多名,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师资最优的全日制幼儿园,也是市教育局唯一直属的公办幼儿园。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首批示范--长治市妇女儿童科教中心幼儿园,年被省人民*府定为一类幼儿园。
年10月,长治市妇女儿童科教中心建成,承担着科学育儿、素质教育和妇女培训的研究、宣传和推广任务。坐落在紫金西路繁华地段,占地20亩,建筑面积0多平方米,中心现有教职工名,开设有英语、书画、声乐、舞蹈、钢琴、电脑、小作家、演讲等30多个专业,每年参加学习的达多人次;在全国举办的音乐、书画等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年6月18日,长治市首家少年宫———昌盛少年宫正式成立。开设有音乐、美术、书法、舞蹈、英语等培训班,注重孩子的特色教育和培养。每年有数以百计的孩子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年“六一”节,50名小画家携带自己创作的神画故事美术作品代表中国赴京参加了在中国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孩子们画笔下的童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儿童民间故事画展”,并身着神话人物服饰,将上*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了高度赞扬。昌盛少年宫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卓越有成绩一举跨入全国“名牌少年宫”行列。
小学教育
最早的高等小学堂———襄垣县立高等小学堂
旧时,长治境内教育机构有社学、私塾、书院等。清光绪二十四年(年)清廷下令废除科举制和八股文,兴办新学堂,试院、书院改为中学堂或高等小学堂,私塾改为初等小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年)襄垣县在县城创建襄垣县立高等小学堂,为境内最早的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年)改称县第一高等小学。
最早的女子初等小学堂———襄垣县女子初等小学堂清光绪三十年(年)襄垣县在县城首次创立女子初等小学堂一所,招收学生20名,为境内最早的女子学校。
最早的女子高等小学堂———长治县女子高等小学堂
清宣统元年(年),长治县在今长治城府坡街建立一所女子高等小学堂,堂长程俊缓,招学生50余人,为境内最早的高等女子小学堂,年改称小学校。
最早兴建的少数民族小学———长治回民小学
年,长治回民促进会成立,促进会集资分别在小北营的三大寺、铜锅街的东头庙、下西街的五龙庙兴办3所回民小学。在校生60余名。至此,回民教育有了初步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建国后,在市西街回民居住区建小学,年定名为“回民完全小学”,年更名为“下西街回族小学”,年被命名为“山西重点小学”。
最早的教会学校———安多尼学校清光绪二十七年(年),天主教南圻教区(驻长治城)在潞城羌城村原修道院(今羌城学校)创办了境内第一所教会学校———安多尼学校。除本县和邻近县不少学生在此就读外,高平、晋城等地也有学生在此就读。民国初年,学校正式定为高级小学,遂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年,增招师范班。年,学校在省教育厅备案,定为厅直学校,学生毕业证由省教育厅签发。年,奉教育厅指令,迁往长治南街。年11月,学校重返羌城村原校址。年秋,日*二次侵占潞城,学校被迫解散。
由共产*人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小学———沁源平庸小学
年,中共*员宋乃德和崔勤修等人在沁源城关镇创办了一所新型小学———平庸小学,以灌输革命思想为主题,教国语、算术、历史等课程。年2月,中共沁源县特委(县委)在县城创办一所现代小学,学校由特委成员负责,进步教师任教,破旧式八股教学内容,按新学制要求设语文、算术、历史、自然、*义(三民主义)、音乐、图画等课目。学校面向穷人,学费富者多出,贫者少出,赤者免出。年底,学校被当局查封。
最早成立的抗日救亡学校———武乡县抗日青年救国公学年1月,武乡县*府和县牺盟分会在县城(今故县)成立“武乡抗日青年救国公学”(简称“青校”),为境内第一所抗日救亡学校。校长由县长兼任。教学科目主要是统一战线、群众工作、游击战争等内容。绝大部分时间用于文艺宣传工作,以动员抗战。学校还编印青年救国丛书《大众呼声集》等。学生除进行认字训练和时事教--育以外,还参加课外的各种抗日活动。
第一所完全小学、第一所省级重点小学———长治市城区梅辉坡小学
梅辉坡小学是长治市第一所完全小学和第一所省重点示范小学,建于年4月,时称“长治市第一完全小学”。解放战争期间辗转办学,三易其地,年迁梅辉坡,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示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10平方米。年,全校有教学班25个,在校生多名,教职工71人,设有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播音室、卫生室、幼儿园等,现代教学设施齐备,基本达到省*府规定的“一园、八室、十配套”的目标。该校教学质量历年居全市先进行列,多年来多次获省、市教学和全国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20世纪50年代,以“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和“严明的校风校纪”闻名遐迩。60年代,以丰硕的教学成果和令人瞩目的毕业升学成绩在晋东南地区夺得三连冠,被列为山西省首批重点小学,为长治市第一所省级重点小学。
山西省首批示范小学———长治师范附属友谊小学
长治友谊小学建于年,位于长治市长兴路71号,年改为长治师范附属友谊小学。年成为市教育局唯一直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为五四轨制小学,有25个教学班,多名在校生,多名教职工。该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狠抓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首批合格示范小学,山西省具有特色的优秀小学,山西省首批文明学校和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是连续13年受市委、市*府表彰的“模范单位”。
第一所体育小学———平顺县体育小学
年8月,由平顺县体委主管兴办的平顺体育小学正式开学,这是本市建立的第一所体育小学。学制及课程与普通小学一样。其特点是把体育纳入教学计划,坚持搞好课余训练;在招生上,注意选择运动员“苗苗”入学;训练目的,以打基础,练基本功,规范技术动作,增强体质为主。
第一所希望小学———武乡宏艺小学
年9月24日,长治市第一所希望小学———宏艺小学在武乡县故县乡五村落成开学。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是由太原宏艺首饰总厂捐款10万元,故县--民族革命中学和民族革命大学六分校旧址乡、五村筹款15万元共同兴建的,总投资25万元。该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可容纳5个教学班、名学生,可解决18个自然村的四、五年级儿童上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