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类家庭养育给困境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TUhjnbcbe - 2023/6/18 21:09:00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见习记者夏佩

“现在我有5个特殊儿子,最小的儿子星星今年6岁,平时他最黏人。”6月14日,在市儿童福利院,今年53岁的赵阳莲看着刚从幼儿园回来就忙着写作业的星星感到特别欣慰。

星星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从年7月31日被送入市儿童福利院养育以来,经历了3次手术、4次进出儿童重症医学科和多次被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但他都挺过来了。

“我们院里收养的都是孤儿,属于‘困境儿童’。星星的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没有放弃过救治,他也很幸运,3次手术都很成功,现在基本和正常儿童一样。”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王光辉说。

考虑到星星的后续教育问题,年9月,星星从婴儿区转入“类家庭”养育,由赵阳莲负责。

“类家庭”养育是由福利机构确定一名爱心家长,以家庭模式照顾4—8名儿童的养育方式,保育人员是家长,儿童间是兄弟或姐妹,构成家庭生活模式。赵阳莲正是该院3个“类家庭”之一的“爱心妈妈”,她养育了5个男孩,孩子们都喜欢称呼她为“赵妈妈”。

“刚加入时,星星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打滚、大哭,吃饭时不等哥哥,在班上欺负其他同学,还被同学家长投诉了几次。”赵阳莲说。

“不到一年时间,星星的生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同学相处也变得融洽。”市第二幼儿园星星的班主任老师吴诗宇回忆,星星刚到班上时不适应班级生活,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他的想法,比如他想和同学一起玩,就去抢同学的玩具,甚至和同学打架、闹矛盾。

学校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星星之前在婴儿区集中生活时,都是与比他年龄小很多的孩子一起生活,导致他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技能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老师定期联系他的“爱心妈妈”,对他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教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现在星星在班上非常受欢迎,因为他非常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比他小的同学换衣服、端饭菜。”吴诗宇说。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后,现在星星活泼开朗、懂礼貌,表现越来越好,每次见到人时就会大声问好。

“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只是一方面,更要教他们掌握生活技能和待人接物,让他们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赵阳莲说。

每天早上6点,赵阳莲起床开始准备5个孩子的早饭,最小的星星也会跟着哥哥们一起起床、穿衣、洗漱、扫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赵阳莲说。

今年12岁小光也是“类家庭”的一员,今年春节后才加入。“小光只有3岁儿童的智商,刚来时能感受到他没有安全感,在屋里走来走去,坐卧不安。”赵阳莲说,通过她和特殊学校老师的帮助,小光最近已不需要大人陪读了,有时还会主动帮老师倒水、帮同学整理被子。

“‘困境儿童’从小失去家庭的关爱,他们性格内向、行为不规范,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养育,他们从行为习惯、情感表达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觉得我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赵阳莲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光辉介绍,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养育模式开展两年以来,让“困境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吃穿住行中学会与家人相处,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市儿童福利院共有“类家庭”3户,正在养育的孩子有17名。(文中儿童均为化名)-06-:11:59:广安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家庭养育给困境儿童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