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本报记者赵静摄
“过去我们牧民的孩子整天跟着牛羊跑,如今县上定居点有幼儿园了,孩子送到这里我们大人放心,孩子们不仅有地方玩耍,还能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兴海县中心幼儿园门前一位来接孩子的家长说。
随着家长的话看过去,幼儿园如一幢童话城堡般的教学楼格外惹眼,整个操场是彩色塑胶地面。操场上,有充满童趣的各种卡通图案,户外场所简洁干净,美观实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非常重要,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兴海县按照“*府主导保发展,多元投入打基础,抓住关键强师资,示范带动促均衡”的发展思路和“就近入园、合理布局”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班)为主体,村社办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奏响学前教育发展“序曲”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奠基教育,对构筑终身教育体系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由于历史、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以前兴海县学前教育相对滞后,学位少,师资缺,规模小,是学前教育的三大短板。
“年以前全县只有1所幼儿园,47名入园幼儿,4个幼儿教师……”叶忠措是县中心幼儿园一名老教师。从教27年,她见证了兴海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点点滴滴。
以民生为导向,以三项“含金量”高的改革聚力破题。
“发展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无论县财*如何困难,无论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也一定要把这件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好做实。”兴海县副县长银措吉说。
基于这样的认识,年,县教育局对全县57个行*村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幼儿分布现状,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研,制定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兴海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县直部门“结对帮扶”村级幼儿园的实施意见》等,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全县幼儿园从年的1所发展到目前的52所,在园幼儿达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2%。实现了学前教育机构城乡全覆盖,农牧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银措吉说,“孩子们上幼儿园,对智力开发、性格形成、交际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有利影响,他们的起点都会比原来高很多,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是迈出了教育公平的第一步……”
如今,走进兴海县的每一所幼儿园,都能被园中的场景所感染。室外,滑梯、跳跳床、跷跷板、秋千、沙坑等户外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室内,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温馨的寝室,功能齐全的活动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廊……幼儿园里,一张张活泼的笑脸,像春天里娇艳的鲜花在开放。
着力改善各级幼儿园办园条件
从兴海县县城出发,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崇山峻岭中颠簸前行,经过三个多小时路程,我们来到离县城多公里的龙藏乡浪琴幼儿园。
浪琴幼儿园坐落在大山深处,“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老远就听到欢快的音乐声和孩子们的歌声。
走进幼儿园,崭新的大型玩具映入眼帘,楼道的墙上挂着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送给妈妈的感恩卡,宽敞漂亮的教室里,儿童教具玩具琳琅满目。
在幼儿功能区域内,医院、超市、邮局、银行、服装店等场所,经过“浓缩”之后搬到这里,成为孩子们的游戏益智乐园,每一间教室内,卫生间、盥洗室、衣帽间等设施一应俱全。
“现在我们幼儿园有41个孩子,都是附近村的学前儿童。”幼儿教师索南吉告诉记者,*府为幼儿园统一配置了幼儿课桌凳、电视机、电子琴、儿童玩具、书架和图书、电子白板、点读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这样的农村幼儿园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的差。”
兴海县学前教育办公室主任多杰冷主介绍,年2月,海南藏族自治州被确定为青海省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的试点。按照从年起三年内基本构建起“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办学新格局的目标,小学部分闲置校舍被用于发展学前教育。这为兴海县学前教育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使幼儿园的用房、场地得到了满足。目前,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02%。
学校布局调整后,通过争取项目、单位部门“结对帮扶”、村级自筹等办法,新建、改扩建标准化乡镇中心幼儿园20多所,加大对村级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年以来共投资1亿多元,有效改善了全县幼儿园办学条件,学前教育也因此成为兴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现在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了。”多杰冷主说。
为持续做好这项工作,兴海县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投入,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策,除了对学前一年免除保育教育费,生均补助公用经费元,生活费0元,学前二年、三年幼儿园的公用经费按年生均元补助幼儿经费,兴海县还在此基础上按每生每年元的公用经费、元的生活补助和元的教材费列入财*预算,并免收学前二、三年的生活费,真正实现学前教育零收费。
创新学前教育的“兴海模式”
早上9时,完玛项青跟往常一样,领着穿戴整齐的儿子公保东主踏入了兴海县子科滩镇中心幼儿园的大门,在跟老师打过招呼之后,他便跟儿子挥手告别,放心地去干自己的事了。把儿子托到这里,心里踏实。
可公保东主刚上小班时,完玛项青并不这么想。当时,条件很差,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固定的班级,孩子上课都是自己拿着教具学……给完玛项青的感觉是:在这里孩子能学到什么?后来有了新的幼儿园,满腹疑惑的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公保东主继续学习。
时间一长,完玛项青渐渐发现,孩子跟以前相比,进步可不小。学会了很多基本的常识。“以前他很怕跟陌生人说话,现在邻居让他唱个儿歌,他张口就来!”完玛项青知道,这个幼儿园上对了。
下午3时,兴海县城南幼儿园里正在进行着一个月一次的语言测试比赛,大班的才旦卓玛和4名小同学一起,和老师一问一答。“‘多’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少’、‘高’的反义词是什么,是‘低’、‘大’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小’……”
城南幼儿园园长扎西措毛介绍,语言室的学习全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图像、有文字、有声音,孩子们不但很感兴趣,而且说起普通话来比她这个老师都要标准得多。
而远在大山深处的龙藏乡浪琴幼儿园的思维室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安静地摆着积木,没有固定的图案,每个人都在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任意发挥想象。教师索南吉是地地道道的龙藏乡人,家乡学前教育的发展让她欣喜不已。“我从西宁城市学院毕业后,回到了这里教学。在这里,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孩子们年龄和兴趣。目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在兴海草原,浪琴幼儿园的存在并不是个例,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已普及到全县51所幼儿园,其中49所是村幼儿园。
县教育局局长王佐忠说,我们结合幼儿教学实际,将“乡土为根、幼儿为本、规律为先”作为教育宗旨,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幼儿教育发展新路子。特别是根据幼儿处在语言、思维、动作等敏感期的认知规律特点,在全县学前幼儿教育领域采用“6+2”活动模式,即语言室、动作室、思维室、科学室、综合室、传统文化室加营养室、寝室,通过功能模块活动场所为载体,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为了加强“双语”教学,设立语音室,提升普通话水平。推广使用电子白板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图像、动物、游戏等方式形象教学,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