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及其多重
TUhjnbcbe - 2023/10/30 18:04:00
北京重点手足癣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习近平总书记在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需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桥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被赋予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使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得到各级*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支持。近十年来,在普通话普及率提升、双语教学转型、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途径拓展等方面成效卓著。本文拟在综述这些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所在。

“十三五”普通话普及率增幅创历史新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标志之一是,全国普通话普及率持续大幅提升。教育部、国家语委年8月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十三五”期间,普通话普及率持续攀升,据教育部于年6月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至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升至80.72%。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普通话人群一亿多人,普通话普及率增幅当为历个五年规划期之首。

在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小学学生表演《悠悠诗情润我心》。高毅哲摄

语言文字教学由偏“民”向偏“通”过渡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践由来已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年)等文件正式将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策措施提出,这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部分民族地区由于双语师资不足、教材匮乏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环境差等原因,长期偏重使用母语教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进展迟滞。例如,据西藏自治区年的统计,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共45万人,其中,接受以民族语言教育为主、以汉语教育为辅的“民加汉”教育模式的学生共计3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6.7%;而接受汉语教育为主、以民族语言教育为辅的“汉加民”教育模式的只有15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3.3%。

从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来说,国家通用语言无疑是比民族语言更为重要的资源。因此,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偏“民”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隐患。有调查研究显示,高考“民考民”考生的上线率远低于普通考生;即便享受降低高考分数等优惠*策,录取率也不及普通考生。进入高校后,由于普通话水平和学科基础都存在差距,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招收“民考民”考生的高校及专业十分有限,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短缺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为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在“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的宏观指导下,明确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族地区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推进学前教育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据教育部年7月1日“图说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十年足迹”发布的数据,“目前,民族地区幼儿园已基本实现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活动,为实现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85%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推进使用统编教材。“全国11个相关民族省(自治区)正在逐步推行使用统编教材,其中四川、广西、新疆、西藏、云南等省(自治区)从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统编教材,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从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2]民族地区推普“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教材逐步与全国接轨,将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为公平,更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发展和智力提升。

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效应显著

*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任务。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发现,地区或群体的贫困深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存在强相关。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通常是普通话普及率低的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低下严重滞碍脱贫攻坚任务的实施。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年11月)提出多项精准扶贫方略,不论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还是“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哪一项都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

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计划》)。强调“落实地方*府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要率先行动”。在《计划》的指导和要求下,*府在经费、师资等方面重点支持普通话普及率低的深度贫困地区,结合当地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需求,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项培训。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多项基于大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普通话对于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普通话能力对个体收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途径更加多样化

以往普通话教学和培训多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教学对象主要是在校生和普通话师资。近十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全国地区经济流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对口支援、工作队入村入户扶贫、志愿者服务等不断增多,民族地区和方言区群众普通话学习需求激增,原有的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普通话学习需求。因此,除了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普通话培训和补习之外,不同人群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情境化、泛在化学习方式,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看电视是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最普遍最轻松的普通话学习途径。有关调查发现,南疆乡村许多维吾尔族孩子“收看《西游记》《葫芦兄弟》《喜羊羊和灰太狼》等汉语动画片是他们在家里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这既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又能帮助他们学习汉语”。老年人在与儿孙辈的交流对话中耳濡目染,学习普通话;“小手牵大手·我教长辈普通话”活动更促进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说普通话。

人际交流是各类人群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民汉合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与汉族同伴的交流中学习普通话。民族地区群众向入村工作队、汉族“亲戚”、志愿者、旅游者等学习普通话。说方言或民族语的外出务工人员更是获得了普通话学习提升的良好环境。

青壮年劳动力人群,尤其是有意愿外出或已外出的务工者和创业者,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更强,热情更高,他们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多种学习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普通话。或者在工作之余选择上夜校、补习班;或者在乡村文化站学习;或者看普通话短视频、学习推普微视频课程;或者选择一种普通话教材自学,并采用与教材配套的手机应用软件自我测评,边学边测,以测促学。例如,语文出版社年6月出版了面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实际需求和水平的《普通话句》,并开发了手机APP音频资源。该教材当年发行量超过10万册,成为广大青壮年农牧民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材料。至年11月30日,又有31.4万人次使用后期研发的基于该教材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语言扶贫”,其中人完成了在线测评。测评成绩达到优良等级的有人,合格等级的有人。

学习途径的多样化有效提升了不同人群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效率,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多重动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近十年中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

一是*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引领力。*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明确了“双语”教育对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系列部署为加强民族团结、改善通用语使用的语言环境指明了方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克服脱贫路上的语言障碍,满足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土特产电商平台、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易地搬迁融入当地社区等对普通话的需求,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年)》,确立了“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目标定位,并明确提出推普脱贫攻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和*府关于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系列重大决策,为新时期科学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引领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是各民族向往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国共产*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脱贫成效使民族群众深切认识到中国共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使命,增强了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愿望。实现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群众自觉自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精神动力。

三是民族群众追求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群众深切体会到,不论是发展乡村经济、外出求职务工,还是升学深造,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会有更多便利和更强的竞争力,而不会说普通话则往往困难重重。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青壮年劳动者学习普通话的意愿十分强烈,例如,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娄烦县、昭觉县有96.9%的被调查者愿意学习普通话,且愿望迫切”。家长们则倾向于让孩子到偏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就读;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家长选择幼儿园也会考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水平,期望孩子从小就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民族群众追求自我发展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种内生动力将更为持久和强化。

四是科学技术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提供的强大支撑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广大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条件大为改善,不论是看电视听广播,还是电脑上网或手机查询,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些专门用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教学资源和应用软件更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例如,科大讯飞公司与语文出版社联合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语言扶贫”、与云南省联合开发的针对7.4万重点人群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手机APP等。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操作简便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泛在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力。

*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引领力、各民族向往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群众追求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力,形成了多重动力的聚合,共同推进了新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跨越式大发展,并将持续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张博,系全国*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年第7-8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及其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