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党史撷英微故事烈士遗书的故事之郭亮
TUhjnbcbe - 2024/9/2 17:53:00
                            

党史撷英微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历久弥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先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以身许党许国,不畏牺牲,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红色记忆。

团中央权益部携手“益小青”,接力“我是党史讲述人”,推出“党史撷英微故事”音频栏目,让我们一起,从故事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从文字间体会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从红色记忆中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致我深爱的中国——烈士遗书的故事》——郭亮写给妻子的信。

郭亮(—),原名郭靖笳,湖南省长沙县(今长沙市)人。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关系密切,参加了新民学会、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湖南省委代理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湘西北特委书记等职,是第五届中央委员。年3月29日牺牲于长沙,年仅27岁。

郭亮写给妻子的信

灿英吾爱:

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此嘱。

临死日郭亮

这是镌刻在郭亮纪念馆墙壁上烫金的郭亮遗书,短短33个字,被后人称为“最动人心的烈士遗书”。

郭亮烈士写于年的遗书,有一个十分曲折的流传过程。它是由郭亮战友柳直荀抄录在转报中央当时的主要领导人罗迈(即李维汉)的一封信中才得以保存下来,如今它珍藏在中央档案馆。

郭亮是湖南省长沙县(今长沙市)人,原名郭靖笳,因仰慕诸葛亮而改名郭亮。6岁入其父的蒙馆,12岁入西湖寺高小预科,后转到长沙县第四高小。年秋考入省会长郡联立中学。后因家境变故被迫辍学,回乡执教于郭氏祠堂。

郭亮、夏明翰、柳直荀都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年5月,毛泽东等组织的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柳直荀是学联的领导成员之一。年秋天,郭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了毛泽东等组织的新民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年10月,毛泽东任书记的湖南共产党支部成立,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郭亮、夏明翰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随后与毛泽东一起领导工农运动。

李灿英和郭亮从小在一起读书,长大后郭亮的德识才学赢得了李灿英的芳心。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年冬天,在驱逐湖南反动督军张敬尧的斗争中,铜官团防局前来捉拿郭亮。郭亮转移到了未婚妻李灿英家里,扮作李灿英的表姊妹,李灿英提着竹篮,郭亮则把洋布伞放低,躲过了敌人的视线。郭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李灿英也随他来到长沙进入自治女子职业学校学习,积极地投入学生运动之中。

李灿英是郭亮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年8月,郭亮成立了粤汉铁路岳州工人俱乐部,李灿英主动掏出她母亲送给她的金项链,换了15块光洋,作为创办工人报的资金。年年初,郭亮与李灿英举行俭朴婚礼的时候,郭亮把这条金项链从当铺赎出来还给了李灿英,李灿英十分感动。年国共合作后,李灿英任长沙工会妇女部部长。她以开成衣店为掩护,帮助郭亮继续开展革命工作。期间,李灿英生下了儿子郭多难。年,北伐军进入长沙后,李灿英被调到长沙市各界妇女联合会工作。年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郭亮逃往汉口。李灿英也只好离开长沙,带着小多难到靖港投靠亲戚。这时,郭亮先是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队伍被敌人打散,历经磨难回到上海。中央决定让郭亮担任湖北省委书记,以一家商店经理的身份到武汉工作。郭亮到武汉后,担心李灿英母子安危,几番周折找到李灿英和儿子并团聚。年1月,中共长江局任命郭亮为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李灿英等5人为委员。李灿英和儿子暂住汉口,郭亮则化名李材前往岳州(今岳阳市)开展工作。1月下旬,郭亮扮成富商的模样,在地下交通员的安排下,住进了岳州县城西的一家旅馆,开设了“李记煤栈”作为掩护。当时长沙到处张贴告示,悬赏1万元通缉郭亮。

年3月27日深夜,因叛徒告密,郭亮在岳州翰林街的煤栈内被捕。3月28日深夜,敌人对郭亮进行了秘密审讯。

“你是郭亮吗?”

“我承认是总工会的委员长郭亮,你们就可以杀了,不必多问!”

审讯者追问党的地下组织情况,郭亮回答说:“开眼尽是共产党人,闭眼没有一个。”

回答激怒了审讯人,对方威胁他:“你不说,我会严刑拷问的!”

“家常便饭。”

“我要砍你的头!”

“告老还乡。”

这就是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法庭”上的全部“供词”。

国民党反动派因害怕郭亮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不及,详细审问,便在3月29日夜将年仅27岁的郭亮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湖南铲共法院”前坪。慷慨赴死的前一刻,郭亮饱蘸激情,把对妻子对儿子的爱,全部凝聚在笔端,写下了人世间最壮美最感人的文字。

得知郭亮殉难的消息,李灿英悲愤交集。她带着不满3岁的郭多难到上海寻找党中央,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隐蔽身份,李灿英化名李英,郭多难改名郑志成、袁志忠,最后改为郭志成,以表达继承父亲郭亮遗志。李灿英先后辗转在中共湖南省委机关、上海互济会、江苏省委机关工作。年初,李灿英带郭志成从长沙铜官前往湖北武汉,住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与周恩来、邓颖超同住一楼。邓颖超告诉她,党组织已决定送郭亮烈士的儿子到苏联去学习。年2月,李灿英送走儿子后,先后在武汉、长沙、桂林等地的战时儿童保育院工作。年7月,在党组织的支持下,李灿英在铜官自筹资金,创办了进德女子职业学校并任校长,学校既是培养进步青年的摇篮,也是党组织在铜官的地下交通站。不久她被国民党列入了暗杀的黑名单,李灿英举步维艰,决定转移。她准备回一趟文家坝,到丈夫郭亮的坟前道别,但此时国民党兵已追到了家门口,她只好忍痛再次离开了家乡。

年8月,党组织派李灿英到衡阳去从事地下工作。此后,她一直在衡阳坚持地下斗争。年10月,衡阳市解放,李灿英出任中共衡阳市委员会委员,衡阳民主妇联主任,湖南省民主妇联筹委会组织委员。年3月,郭志成从苏联写信给舅舅李炳奎探问母亲情况,此时的李灿医院病榻。她请妹夫任卓代笔,称:“转来汝书,悲喜交集。循阅再三,不觉泪下……所幸革命胜利,全中国获得解放……余躯尚平安耳。”她请任卓万不可透露其病重之事。年4月7日,47岁的李灿英因病去世。她的灵柩运到了铜官文家坝,与郭亮烈士合冢。

本期讲述人

党史撷英微故事

“烈士遗书的故事”之张炽写给妻子的信

-05-09

党史撷英微故事

“十一书”之陈然的“明志书”

-05-08

党史撷英微故事

“十一书”之左权的“决心书”

-05-02

出品:益青春工作室

来源:人民网

校审:许一苇、孙倩

原标题:《党史撷英微故事

“烈士遗书的故事”之郭亮写给妻子的信》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撷英微故事烈士遗书的故事之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