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需要“妈妈”加倍呵护,付出更多耐心与精力。
几位“妈妈”露出笑容,让乐观在儿童福利院里传递。文/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刘笑笑实习生谢碧霄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吴璟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从60后到90后,职业有保育员,有康复师,有特教教师……她们在孩子们的心中、口中有个共同身份——妈妈。儿童福利院里这些孩子大多身有残疾,体质弱、免疫力低,照护难度比普通孩子要大许多,需要她们加倍呵护,付出更多耐心与精力。“我爱这些孩子,真的是发自真心地爱他们。孩子们虽然不会表达什么,但是你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爱。”护士长杨杰说道。
60后“妈妈”鲁红梅
孩子被领走像失去亲骨肉
鲁红梅已经在儿童福利院工作三十多年,是这里当之无愧的老职工,带过的孩子更是数不清了,如今最大的已经40多岁。
“带过的孩子有些还有联系,过年过节会回来看我,有时候我也会去他们家聚会。不过,现在角色转换,和他们成了朋友关系。”鲁红梅露出欣慰的笑容,她与孩子们建立的感情也不曾因为分离而阻断,照顾过的孩子在多年以后结婚还会向她发出邀请,这份情谊从未中断。
“我们的日常工作很琐碎,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要管。每天都挺忙碌,孩子每天一睁眼我们就要跟上,视线不能离开孩子,一天这个弦都是绷着的,生怕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像是坠床或者吃东西呛着之类的,所以必须一刻不能放松地盯紧孩子。”鲁红梅说,因为这些孩子有些是脑瘫、有些智力存在障碍,所以要加倍小心地去看护好他们。
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也在每天相处中逐步建立起母子般的情感联系。“像是孩子生病了,有些工作人员就会主动留下来,抱着孩子打吊瓶或者给孩子喂饭,等到照顾好了才回家。”鲁红梅介绍道。
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鲁红梅体验过很多次与孩子分离,但到如今,每当有孩子被领养离开时,她的心情依旧复杂,既为孩子去到新家庭而高兴,也有再也见不到的失落难过。“有的时候孩子走了好久好久,我自己都缓不过来。想着怎么再联系他、怎么再看看他,真的就是和孩子感情投入得太深。”说到这里,鲁红梅咬紧下唇,情绪有些激动。
至今,鲁红梅仍然清楚地记得与孩子童童(化名)分别时的场景。从童童十个月起,鲁红梅就开始照顾他。“其实在带他的过程中,心里是希望他能赶快被家庭领养走,毕竟在家庭中好多人照顾一个孩子,他收获的关爱会更多一些。”童童被领养的时候已经两岁半,跟鲁红梅有了深厚感情。
童童被领养的那天,是鲁红梅亲自送去济南。她这辈子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场景,当她把童童交给领养父母的时候,童童认生不愿意去,回过头扯着嗓子哭喊着妈妈。此时,鲁红梅已经哭成泪人,她转过头强忍着悲伤立刻离开,生怕下一秒心理防线就会崩塌。
回到宾馆,鲁红梅就像丢了魂一样的难过,脑海中无时无刻不想着童童。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她站在宾馆楼下,去寻找高楼上亮起灯的房间。“有个房间,恰好一直亮着灯。我就想,这是不是童童住的房间,是不是他还跟领养父母不熟悉起来哭闹?还是领养父母照顾的时候出现什么状况了。”就这样,鲁红梅一直仰望着那个亮灯的房间到天明。
在回青岛的列车上,鲁红梅流了一路的眼泪:“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被领养,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那种心痛。”回来以后大半年时间,同事们都不敢在鲁红梅面前提到这个孩子,一提起童童这两个字,她就控制不住泪流满面。
70后“妈妈“杨杰
一声稚嫩的“妈妈”融化内心
护士长杨杰在福利院已经工作24年,负责孩子们的日常护理。杨杰性格非常开朗,自带着一种亲近感,孩子和她的互动都十分自然亲昵。
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里,一名叫雪儿(化名)的孩子与杨杰格外亲近。5月8日下午,2岁半的雪儿在活动室结束游戏活动后,一出门看到门外等候的杨杰,立马高兴地喊着“妈妈”,朝着张开双臂的杨杰飞奔过去。杨杰说,雪儿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来到福利院,如今已经成了“小话唠”,一声稚嫩的“妈妈”,立马就融化她们这些“妈妈”的心。
其实,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当杨杰还没进到孩子的寝室,就在门外听到“妈妈”的呼喊声,听到以后她就立刻回应“妈妈在这呢”。这一来一回的喊话,是独属于杨杰和孩子们的默契,但是孩子们过度依赖她,就难免有每次分开时的哭闹。为了避免这种负面情绪,杨杰选择每次都和孩子们讲明白她要去干什么,而不是突然地离开。
“我爱这些孩子,真的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们。没觉得他们比外面的孩子差,反而觉得我们的孩子更漂亮又可爱。”说完,杨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杨杰对孩子的这份偏爱,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因此才会在日常互动时张开双臂向她跑去,才会愿意用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手不松开,才会愿意与她贴脸亲昵。
每一份美好的亲密关系,都是双向的。让杨杰感动的是,一次她在陪孩子玩耍时,和同事闲聊说起自己当时肩膀不太舒服。这时,有个孩子听到以后,直接过来用小手给她捶背捶肩膀。“真是太感动了,孩子们虽然不会表达什么,但是你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爱。”杨杰的眉毛上扬起来。
80后“妈妈”袁琴
“望闻问切”细心照顾孩子
记者见到袁琴时,她正身着白大褂,在康复教室给一名脑瘫孩子路路(化名)做康复训练。
“来,我们动动手……”袁琴边唱边跳,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互动。“路路今天很高兴呢,今天表现真是特别棒,妈妈给你点个赞。”训练结束,袁琴温柔地对路路说着,并比划着点赞的手势。此时的路路,也高兴地用不标准的手势回应着。
从业14年的康复师袁琴,承担福利院中完全不具备自理能力孩子的康复训练工作,每个孩子每天康复训练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她需要通过与保育员交接孩子的排便、入睡等情况,来决定每日训练计划。
“状态很好的情况下就进行音乐律动,做手工来和孩子互动。如果状态不好,我会看看舌苔看看手,闻一闻口气味道来确认孩子的身体状况。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调整,比如春季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那在这个时期我除了康复训练,还会做适当的保健帮助他们成长。”
每个孩子身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袁琴都记得一清二楚。比如,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路路已经11岁,和袁琴的女儿同岁。“她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胃胀气。”袁琴话音未落,路路就出现了嗝气:“就是胃脘胀气,需要我们每隔二十分钟看一次,主要害怕他会吐奶,胀气特别厉害的时候会出现浑身冰冷的症状,还会出现脏器不协调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她在保证孩子比较舒服的情况下,进行专业推拿。
因为袁琴接触的孩子们基本都是长期卧床,也无法说话表达自身感受,因此她就需要非常细致的观察力来辨认每个人的反馈。“孩子是能分辨出每个人的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我去接他们来康复室训练的时候,他们听到声音就特别开心,冲着你笑。”袁琴说。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她发现路路对双手比心的动作特别敏感,每次一比心就会笑、左右摇头,于是她就在训练中多加入比心的动作练习,增加感知能力的互动。
90后“妈妈”刘晓燕
不自觉地炫耀起自家孩子
年出生的刘晓燕,是一名特教老师,长得瘦瘦弱弱,还未褪去稚气的面庞,让人很难想象到她已经在儿童福利院工作三年多。而这个未婚姑娘,现在已经是众多孩子口中的“妈妈”。
从不知如何护理婴儿到娴熟地照护身体虚弱的孩子,从忙完护理工作到带领孩子开心玩耍,在游刃有余间给孩子带来欢笑。这三年,刘晓燕飞速成长,在家是父母百般疼爱的公主,工作起来俨然是个有模有样的“妈妈”了。“这些孩子很可怜,但又很可爱,相处久了我都离不开他们了。”这个乐观的大姑娘笑着说道。
与大多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刘晓燕没有选择进入常规学校当老师,而是来到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工作。
“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光荣的工作,它不仅是一份工作,而且能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我就来了。”刘晓燕说,由于此前从未接触过这类孩子,刚来到福利院时她发觉这些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很大,也有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随着与孩子们的相处,现在她已经能全然胜任各种工作。
作为特教老师,刘晓燕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有着自己的一套理念。她说,孩子们的能力有限,教学时候不能急于求成,非要他们一节课就达到理想效果。这时候,她就会选择分步骤进行,先布置一个难度较小的任务来完成,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
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自信,还体现在刘晓燕与孩子们的日常相处中:“因为专业学习师范教育,平时和孩子们相处我会运用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