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坚持“规范有序、保教兼重、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目标,通过“四着眼四提升”确保全县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保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省市年度交账任务、考核指标双50%(公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持续全市领先,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稳居全市第一,学前教育得到了系统性、长足性的变化提升,实现了新的突破。
着眼普及普惠目标,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学前教育资源管理水平。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合阳县将学前教育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合阳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合阳县幼儿园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等,超前谋划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管理体制,明确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长远方向。
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合阳县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预测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科学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不断优化、整合学前教育资源,先后有5所公办幼儿园顺利开园。连续3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园舍达标和保教行为规范整改”专项整治活动,40余所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保教质量得到大幅提升,20所民办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化整合了21所办园条件较差、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的民办幼儿园,使得合阳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目标。
着眼管理创建核心,做好贯彻落实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围绕“一元四维”,(即“幼小衔接”这一项重点,以示范引领、评估考核、督导检查、整改落实四个维度),从一日常规紧抓幼儿园的规范管理,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实现了办园条件、招生编班、园所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学籍管理六规范,推进学前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认真落实省市县“五彩七星”质量提升计划内容要求,积极实施“两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内涵。县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城关幼儿园、海峰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成功创建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县幼儿园、海峰幼儿园被命名为“陕西省幼儿园文化建设试点基地”;中心幼儿园被命名为“陕西省幼儿园家园共育试点基地”;路井镇中心幼儿园、路井镇中心小学被确定为陕西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
着眼教师成长关键,做好培训引领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一是名师引领。组建了县级学前教育专家库,专家组成员不定期入园进行现场指导,并分学区对区域内幼儿园日常管理、保教工作进行针对性专业化指导。二是多元培训。采用4+X培训模式,每年做好四项常规培训,并积极选派园长、骨干教师、保育员外出培训。各幼儿园园本培训常态开展,形成了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三是搭建平台。扎实开展四级“”(一评选两展示两观摩三大赛)“五彩七星”质量提升活动。在组织的各类活动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和评比活动,以达到“以赛代培”的目的。同时,积极对各类标杆教师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学技能,个个当能手”的良好氛围。
着眼优质发展根本,做好督导检查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水平。一是专项治理促提升。围绕去“小学化”专项治理,每学年常态开展“四会一评比一展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各幼儿园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保教工作计划,区域活动、户外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一日活动流程更加科学,保教管理更加规范。二是常态指导促提升。借力每年度的“两考核一定类一年检”,充分发挥评估考核的“杠杆作用”,督促指导60余所公、民办幼儿园投入余万元扩大办园规模,城乡公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强化监管促提升。全县建立了教育部门主管,发改、财政、住建、公安、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机制,对幼儿园卫生保健、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切实保障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