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毕节教育这十年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来抓
TUhjnbcbe - 2025/2/8 17:28:00

十年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毕节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来抓,苦干实干、踔厉奋发,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增比进位,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年11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锦绣学校,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孩子们开展课后活动。(史开心摄)

党建引领水平大幅提升

十年来,毕节市教育系统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想、新任务、新部署,找准全市教育党建工作的发力点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契合点,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规矩规范”,强化“基层基础”,强化“先锋示范”,强化“责任落实”,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不断开创毕节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增强全市办好教育的最大制度优势和政治底气,党的全面领导在教育系统“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毕节市教育系统以党组织班子建设为着力点,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决策程序为着力点,强化“规矩规范”。严格履行讨论决定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和学校章程等基本管理制度,做到从政治上看毕节教育、从民生上抓毕节教育、从规律上办毕节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依规正确行使职权。

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强化“基层基础”。通过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涌现出一批省级、市级示范党支部,用组织的力量凝聚人心,用标杆的力量激励教师成长,有效激发了全市教育系统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年,毕节市直属学校个党支部(总支)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31个党支部(总支)评为省、市、县级示范;全市所辖10个县(市、区)中小学校共个基层党(总)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各级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升,基层战斗堡垒得到进一步夯实。以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为着力点,强化“先锋示范”。毕节市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高质量的学校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引领带动育人资源的统筹整合,形成育人合力。

以抓党建责任为着力点,强化“责任落实”。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召开毕节市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牢固树立了“管业务就要管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责任。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增强党建主业意识,把党建工作和教育中心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毕节市委教育工委不定期组建暗查暗访组,对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情况进行暗查暗访,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暗查暗访结果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通报,有力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全面落实。

国庆歌咏比赛是毕节市实验学校的传统活动,这是学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深化活动育人,每月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

学前教育普及发展跑出“加速度”

十年来,毕节市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超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校舍、食堂、运动场馆,购买图书、计算机、班班通、实验仪器等。年投入教育资金.59亿元,比年的82.88亿元增加.71亿元,增长率为.12%;其中,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58亿元,比年的79.18亿元增加.4亿元,增长率.74%,项目投资19.21亿元,比年的15.35亿元增加3.86亿元,增长率25.15%。

其中,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自《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出台以来,面对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新阶段,毕节市紧跟时代步伐,抓牢抓实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持续稳步走好学前教育发展道路,幼儿园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健全办园机制等方面成效显著,全市学前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

以集团化办园为推手,毕节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的工作,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办园水平;深入实施教研教改,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助推科学保育教育。同时,通过优质幼儿园的打造、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等工作,以点带面、以强带弱、资源共享,有效发挥优质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毕节市幼儿园均衡发展。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培训幼儿师资队伍,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狠抓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治理工作,切实疏通城镇普惠性资源供给的堵点,回归城镇小区配套园的公共服务属性,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

通过不断努力,毕节市学前教育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年,全市有幼儿园所,比年增加所,在园幼儿人;比年增加人,有专任教师人,比年增加19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1.35%,比年提升36.13个百分点;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比年增加.2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78平方米,比年增加5.01平方米;建成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个,比年增加个;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所,比年增加所。

七星关区阳光实验学校大课间跑操“阳光”。

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新高地”

十年来,毕节义务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蜕变,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从“小而弱”向“均而优”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

年起,毕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对办学质量不高,办学条件弱的学校进行撤并或改善办学条件,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逐步增多。年起实施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发展,填平补齐了学校图书、计算机、班班通、实验仪器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大幅度缩小了校际差距。年底,全市所有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提前两年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年,毕节进一步压实县长、局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完善县、乡、村、校“四本”台账,聚焦流动人口、留守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学生等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健全各学段全覆盖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困难学生实现了应助尽助,确保了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高质量打赢了教育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

年,毕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1%,比年增加0.5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年增加31.81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1%,比年增加25.8个百分点。小学校舍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比年增加.35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6.98平方米,比年增加3.46平方米;初中(含九年一贯制)校舍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比年增加.58万平方米,初中生均建筑面积8.55平方米,比年增加4.34平方米。评选认定市实验学校等40所学校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强校计划所,推荐金沙县作为公办强校项目县。

年6月5日,毕节市黔西县驮煤河小学的操场上,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正在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杨斌 摄)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毕节创建市级示范性高中5所、省级示范性高中4所,推动省级示范性高中“升类”3所,4所学校获得省级“特色学校”支持计划、26所高中列入省级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样本校。年,全市有普通高中学校86所,比年增加7所;在校生人,比年增加人;教师人,比年增加人;高中(含完中、十二年一贯制)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比年增加.6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比年增加8.13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96%,比年增加27.96个百分点。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10所,比年增加4所。

此外,毕节市还全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和示范创建。年以来,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所、“中职强基工程”学校8所、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3所。深入实施“93”计划,办优办强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3年中职教育的办学力度,加快中职学校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中职教育招生规模,畅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通过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培训等,让有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就业技能和1-2项实用技术,自食其力脱贫。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5所,比年减少4所(升格为大专),在校生人,比年增加人;教师人,比年增加人;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高专)院校继续学习,占中职毕业生总数的近60%,中职校舍建筑面积74.84万平方米,比年增加36.99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20.44平方米,比年增加9.61平方米。年,全市所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与市外17家高职院校、市内4家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式培养,贯通培养计划人,基本实现以金海湖职教城为主体,其余各县(市、区)为多个节点的“18”职业教育布局,构建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职教本科为龙头、中高本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贵州省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万宽燚 摄)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高等教育学校始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强化思想引领,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生态工程等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殊教育、地理科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学科达到8个,生态学获贵州省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立项建设。始终坚持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汇聚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市管专家和教授、博士等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团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60%以上的毕业生服务于毕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实力持续增强。坚持“凝聚优势、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提升水平”的思路,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获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项;“贵州省典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获立项建设,实现了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大突破。

同时,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年,毕节市按照“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共生共享”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金海湖职教城。职教城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设用地亩。目前,已有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入驻。截至年底,全市有高等院校7所,比年增加4所;高等院校在籍生人(含毕节电大人),比年增加人;教师人(含电大21人),比年增加人。

东西部协作实现了互利共赢。毕节市各职业学院在东西部协作政策帮助下,按照“毕节所需所缺对接广州所能所长”思路,与广州市职业院校建立了全覆盖结对帮扶、跨区域协同发展关系。与广州港集团、广州汽车集团等18家广州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40余个、学生人。年,名毕业生入职成为广州国企正式员工。与广州合作共建毕节-广州人力资源开发实训基地、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联盟,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实现了学生增值、产业赋能、学校提质,成为两地持久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此外,毕节市还不断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保护工作,将市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至金海湖新区,学校占地.02亩,规划投资万元,目前已基本竣工。截至年底,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9所,比年增加2所;教师人,比年增加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比年增加人。

威宁自治县石门坎民族中学美丽的校园。

全面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十年来,毕节市通过各种渠道补充师资队伍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培优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检视水平大幅提升。积极向上争取编制,有效缓解教师编制不足情况。年以来,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免费师范生引进等方式,共补充各级各类教师3万余人,教师队伍力量进一步充实。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围绕师德水平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显著增强、规模结构明显优化、教师发展基本完善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制定师德师风监测和考核制度,建立师德师风“四个五”访谈排查、领导干部包片暗访督查和周研判调度、月小结提示、季通报约谈等机制并严格落实,师德底线逐步筑牢。截至年底,全市共有专任教师人,比年增加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比年增加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比年增加人,培养市级骨干教师人,比年增加人,培养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42人,比年增加42人,培养市级以上名师人,比年增加人。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级各类教师人次。

十年艰苦卓绝,十年风雨兼程。在毕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毕节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毕节校园,外貌焕然一新,内涵建设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一校一特,管理精细规范,学校已成为学生们的“学园、乐园、幸福园”,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知潞

编辑张凌

二审潘晓飞

三审岳振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节教育这十年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