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认为,幼师是纯洁、天真、可爱的天使,每天陪着一群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无拘无束,轻松自在,非常开心,没有任何一点压力与竞争。其实幼师有来自多方面的苦恼和无奈,工作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幼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职业,面临着来自工作本身、职业特点、幼儿家长等多方面心里压力,由于心理压力较大、升迁机会较少等问题,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不能很好的正确、审视、评价自己,确定其职业发展目标及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名优秀的幼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熟练的教育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今天我们从幼师压力表现和如何有效减压两方面来出发,聊聊面对幼师的压力,其实有效的自我减压比理解更重要。
压力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毫不夸张地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压力,压力带给我们的感觉很直接,压力给人们的影响也十分复杂。基于对“压力”一词的理解,幼师的压力可能会由社会地位、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要求、人际关系等等产生,直接影响了幼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
一、幼儿教师的压力
工作的压力
幼师的工作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
1、制定各种工作。幼师需要制定各种教育教学计划、教案,班级中的各种记录表格,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心得,制作教育教学课件、玩具,写教研活动笔记和活动分析,各种观察记录等等。为了完成这些工作,老师们不得不利用休息或业余时间来完成幼儿园的工作。
2、参加各种活动。每年、每学期,幼儿园都有听课、评课、对外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还有根据一些节日活动开展的文艺演出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参与,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
幼儿的压力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处在各种意识、各种能力逐步养成和发展的阶段,方方面面离不开幼师的保育和教育,幼师肩负着幼儿的各种责任。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对孩子的期望越大自然对幼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主要特点,幼儿在幼儿园有点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孩子一旦在幼儿园发生意外,有些家长认为幼师不负责任、会迁怒于幼师,幼师的解答不合心意不是告状就是投诉,导致幼师的工作每天提心吊胆,唯恐有过失。
发展的压力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职业竞争压力在逐步增强。新的社会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研究型教师,更要做一位反思型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师才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确确定其发展目标,才能不断地成长。
家庭的压力
幼儿教师大部分为女性,承担着家庭生活和照看重担。每天工作结束后已身心疲惫,还要照顾孩子、老人,解决生活的琐事,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二、自我减压的方法
自身的心理调节
1.了解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辨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
2.善于交往
加强与领导、同事、幼儿家长的沟通,关心他人,待人诚恳热情,放开胸襟,不求全责备,能容忍别人的过失。
3.懂得倾诉
倾诉是很好的减压方式,有烦恼事,向周围的人,包括家人、朋友讲述自己的内心想法,并听取分析和建议,最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4.消除怨气
良好的心态是生活快乐的秘诀。业余时间放下所有的负担,和朋友、家人一起出去走一走、逛一逛,生气的时候到景色优美的地方做深呼吸,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5.投入工作
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就是个人能够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热爱幼教事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乐趣的人才能保持健康心理。
除了以上这些,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及时发现和帮助幼儿教师克服心理压力,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