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工作者也被大家称作“为社会兜底儿的人”,像孺子牛一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他人奉献着光和热,因此民政部设立了一个民政系统的最高荣誉奖,就叫“孺子牛奖”。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又有一群民政工作者被授予了这一奖项,那么,他们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5:08护理员费英英是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她熟知福利中心里每个孩子的名字,是孩子们的“英英姐姐”。17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费英英和另外18个年龄相仿的各地毕业生来到宝安区福利中心,成为了这里的孤残儿童护理员。
费英英的老家在浙江,起初她的家人并不同意她到深圳来工作。觉得她还小,离家这么远,没必要背井离乡这么辛苦,留在浙江老家找一份安稳的工作,陪在父母身边过过小日子就可以了。
深圳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是广东省特级综合福利机构,负责全区弃婴的接收安置,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大多都有先天疾病或者残疾,比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一些孩子还有传染病。费英英工作后才知道,这些孩子每个照顾起来都比照顾健全孩子难很多。
费英英说:“像一些脑瘫的孩子,肌张力特别高,一碰他他就很硬。你要给他洗澡,比如要清洗他的腋窝,你就不能硬扳,硬扳他容易受伤。还有喂饭,平常小孩子喂一顿饭可能就要20分钟、半个小时,这些孩子可能需要的时间更久,因为他们吞咽咀嚼功能不好,你叫他张嘴,他想张,但是他动不了,那个时候就考验你的耐心。跟我同一批从全国各个学校招聘来的18个同事,我记得当时不到三个月就开始陆续有人辞职。”
同事的陆续离开也让费英英茫然过,她也不止一次产生过离开的念头。
费英英说:“到最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孤残儿童护理员这个岗位上,那时候我想,这些人全走了,我是不是还要继续留下来?是不是也应该要辞职?要不我干脆回老家算了。”
直到年的某一天,费英英的这种彷徨随着她带福利中心一个3岁小男孩去做体检时,才得以改变。
费英英说:“这个小朋友叫奇奇,是一个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小男孩,医院的大厅里面,他站在那里不走了,两个眼睛一直望着前面的那个小朋友。前面那个小朋友左手拉着爸爸、右手拉着妈妈,他那种很羡慕、很渴望的眼神当时一下子就触动了我。他抬起头来问我,他说,‘英英姐姐,为什么我没有妈妈?’我当时非常心酸。我跟他讲,‘奇奇,英英姐姐就是你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我们的家。’过后几天在我给小朋友分饭的时候,奇奇跑过来,扯我的衣服,很小声很小声地叫我,‘妈妈,妈妈’。我当时很感动,但也觉得孩子很可怜,我就对他说,‘乖乖,妈妈,我给你盛饭’。”
从那个时候开始,费英英从内心真正地接受了这些孩子,愿意跟他们在一起,也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在护理第一线上,费英英坚守了整整17年。尽管每天面对的都是些琐碎繁重的工作,她却一直怀着母亲对亲生儿女一般的热情和耐心。在她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和努力下,17年来,福利中心已经有多个孩子被爱心家庭收养,开始了新的生活。
17年过去了,从一线护理员到如今成为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也在不断成长。现在,她考虑的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