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豆瓣89分当孩子遇见书3原则让孩子
TUhjnbcbe - 2025/3/30 19:24:00

上学又叫读书,书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除过学校,家庭教育中是该选给孩子玩具的陪伴,还是书的陪伴呢?

日本著名儿童绘本作者中川李枝子有一本《当孩子遇见书》。她认为,孩子可以没有其他玩具,但是成长过程不能没有书!

中川李枝子,年9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东京都立高等保育员学院。她认为“书,孩子和绘本”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三件事。年她出版了处女作《不不园》,这部被称为“给儿童文学界带来了革命性震惊”的作品为她带来了巨大声誉,获得了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多项大奖。其他作品有绘本“古利和古拉”系列、《天空颜色的种子》《六只小狐狸》,童话《粉红色的长颈鹿》《回家的艾露达》,以及论著《我与绘本》等。因为她还做了17年保育院的保育员,因而她不光是对孩子怀有满满的爱,更是明白书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诸如“孩子成长必备的10本书”之类的清单,但是作者中川李枝子有她自己的一套选书原则:

原则1有故事性,有正确的导向,自己喜欢的书,就是好书

原则2不迷信育儿书,多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的需求

原则3原作往往比删减本更有趣,即使篇幅长,也可以由爸爸妈妈给孩子讲述

不用过分担心书上标注的年龄限制,毕竟读书也是个很个性化的事,就好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需强求。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多一些和孩子共读的时光。抱着孩子,或者和孩子坐在一起。这时候不用介意读什么,哪怕跟孩子一起看看海报宣传画册。共读的这一行为比读什么更重要。

孩子长大点,也许要求翻翻书,读两页这个,又去拿别的书,读两页那个。也可以完全由着孩子,跟着孩子读读这个,读读那个。

给孩子读书,不要把太多的道德教育掺杂进去。不然孩子可能会只记得这些说教,反而无法享受读书的乐趣了。

“孩子们形成了大人无法涉足的孩子世界,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向我展现出秘而不宣的样子。”——《当孩子遇到书》

书不光是领路人,更是纽带,让成人能一瞥孩子的世界。

孩子在玩耍中成长,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强大。他们每天都干劲十足,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想象或者空想,会说话以后也会“拼命说,拼命听”,时不时露出一副成人的模样。有时他们爱听“可怕的故事”,可能不是真的喜欢恐怖,而是喜欢突然出现的“刺激”。孩子们也会吵架,但是很快就会和好。吵架,往往也是孩子学会沟通的必经之路。

书籍用幽默的方式教会孩子这个世界的规则,孩子有时又反过来成为大人的老师。

“面对年幼的孩子时,一板一眼,墨守成规是不管用的。孩子们的心实在非常柔软而自由,我们的头脑反而会被搅乱。所以,妈妈们应该怀着宽容的心境和孩子们相处,这样就自然会生出幽默感了。“

书之于孩子,就像春天埋下种子。不一定会立马见到效果。但是只要有了根,施以阳光雨露,假以时日,必能长成参天大树或是开花结果。

家里可以只有很少的玩具,但是不能没有书。这也是《当孩子这本书》最让我有收获的地方。因为我要让书陪伴孩子成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豆瓣89分当孩子遇见书3原则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