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幼教行业,保育员可谓是一个热门的岗位了,对于幼儿园的宝宝而言,保育员即使老师又是妈妈,生活照顾、游戏活动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和孩子们形影不离。然而,这个岗位确并非幼儿园有编制的教师,属于后勤教职工,具体的从业资格和门槛高低到底是什么样?有没有相关的政策说明?本文就简要和新人朋友聊一聊。
1,职业“资格”的门槛已经打破
对于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这些年我国进行了分阶段的改革和调整。因为时代在发展,许多传统行业中的工种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和就业走向,所以取消大量的陈旧专业,精简重要领域的职业资格,就是为了减少一些基础岗位的准入标准,降低就业门槛,只有这样才能让就业市场充满活力。
从上图可以看到,其中保育员就以在20年退出了职业资格的目录,也就是说人社不再颁发组办这一职业资格。但有的地区的幼儿园,对此并不太了解或不够重视,所以按照改革的意义解读,有的岗位不一定非要有个什么资格证才能上岗,过多的门槛会卡就业者脖子。虽然保育的职业技能证书还继续存在,但已不是全国统考或全省统考了。
这也意味着对于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在降低,市场价值也在下降。当然,保育员是需要工作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获得相应的技能证或培训认证,这里的政策出处请往下看。
2,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管理条例的从业要求
下面是两则重要的政策文件,一个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经历过多次的修订在年起正式施行。其中对于教职工中的保育员,也有明确的从业要求和岗位职责描述。
下图是幼儿园管理条例,和上面介绍的内容相近。
上图是幼儿园管理条例,可以清晰的看出对保育员的从业要求。
3,职业培训的解读:
综合政策的内容可以清晰的看到,保育“资格”已经不存在,而职业培训则是上岗工作的必备条件。所以有的幼儿园或个人没搞清政策时,就会把职业资格和培训混淆误读。所以建议在聘用相关人才时,幼儿园可以接受不同培训经历的人才,进行内部考核录用。
如果从职业培训的广义理解,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职业化教育都是被认可的。不限于线下或线上,不限于某一家培训单位,只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都是符合市场化评价机制的。
因此,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政策的阶段性调整往往是同步的,众多的新兴行业和职业层出不穷,部分传统的行业如果不能摆脱固有的思维,不仅会限制人才的就业积极性,也会阻碍企业发展的进程。
如果你对保育、托育学习感兴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