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和蒋介石感情甚好,却终身未生育,这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对此众说纷纭,宋美龄对权势追求广为人知,但蒋纬国临终前的一番话,从另一个角度对二人未曾生育的原因提供了可能性。
蒋纬国一语道破,或因蒋介石生育能力之故
众所周知,生儿育女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宋美龄一生未生育或许与丈夫蒋介石的身体有关。
关于蒋介石的婚姻及后嗣,公认的是蒋介石在年与原配夫人毛福梅成亲,年二人生下长子蒋经国,年蒋介石与侧室姚怡诚在一起,年与陈洁如同居,年公开迎娶的宋美龄,年出生的次子蒋纬国是抱养的。
曾与蒋介石同居的陈洁如曾留下一本《陈洁如回忆录》,其中记载了蒋介石年轻时因身患梅毒影响了生育能力,史学界对此将信将疑,有人深以为然,有人则认为该回忆录为伪作,说法不一。
长子蒋经国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蒋介石是存在生育能力的,起码在年之前是有生育能力的,可蒋经国并非蒋介石亲子的消息也一度广为人知。
蒋介石的养子蒋纬国逝世不久后,台湾当地的《商业周刊》刊发了一篇引爆全台湾的文章,内容主要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并非亲生子。
而这家的杂志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一位名叫范光陵的教授与蒋纬国临终前的秘密谈话,据说这些谈话还留下了八盘录音带作为证据。
据该杂志所说,蒋纬国曾亲口表示,蒋介石在四五岁时曾误坐在了取暖的炉子上,导致臀部和阴囊被灼烧,特殊部位又曾被狗咬伤,最终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曾经娶了四位妻子的蒋介石唯一的子嗣蒋经国也并非亲生。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资深记者汪士淳的证实,汪士淳曾去台北“医院”采访蒋纬国四十余次,还曾为蒋纬国出版了长篇自述《千山独行:蒋经国的人生之旅》。
汪士淳曾撰文提到,蒋介石的母亲王太夫人在寒冷的冬天时常烧着一个盖着盖子的小铜炉烘脚,四岁的蒋介石将小铜炉当成了小板凳,一把坐下后烫伤了臀部和阴囊处。
那个时候治烫伤的方法主要是将烧伤药掺在猪油里,涂抹在患处,那时,乡下有很多狗,不幸的是有一只被猪油吸引了的狗,咬到了蒋介石的患处,因此伤及其生育功能。
蒋纬国之所以知道这段往事,据说是蒋介石曾亲口告诉他的养母姚怡诚,而姚怡诚在20世纪50年代初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但蒋纬国否认了蒋介石患有梅毒之事,因为姚怡诚曾对蒋纬国说过,蒋介石的不育症结在于幼时之伤。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杨天石曾在访谈时指出,蒋介石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他曾追随革命者,也是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蒋介石曾大方承认自己好色,并认为这是在革命不很顺利时的一种精神上自我安慰,这些风流浪荡的毛病在后期才得以修正。
无论真相如何,蒋介石的生育能力经身边人多方证实确实存疑,这可能是宋美龄一生未生育的最大原因。
宋美龄曾小产伤身,寄情于权势无暇他顾
年3月,祖籍海南文昌的宋美龄出生于十里洋场的上海,她在家中排行第四,是最小最受宠的女孩子。
宋美龄的家世十分显赫,她的父亲宋耀如早年赴美求学,回国后与迎娶明末大学士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先代办进口、安装国外的机械,后创办上海美华印书馆,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实业家和出版商。
宋耀如在结识孙中山后,成为了孙中山的密友,一度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给予了极大支持。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宋氏夫妇将女儿也当男子一样培养,经常对女儿说,女人的性别不是妨碍其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的理由。
这使得宋美龄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接触到了当时较为发达开放的文化,年幼时便同姐姐宋庆龄一起踏上了赴美求学的航程。
宋美龄先后在萨米特、佐治亚州德莫雷斯特、马萨诸塞州韦尔斯理学院、佛蒙特大学学习,主修了英国文学、兼修哲学,选修法语、音乐、天文学、历史学、植物学、英文写作、圣经史、讲演术、教育学。
多年的美式教育和生活方式,对宋美龄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她的精神世界已极度美国化,这一点她当时的老师和同学都高度认可,甚至有人说“她几乎成了美国人”。
对于这一点,宋美龄本人也没有否认过,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己经不大会说中国话,不习惯吃中国饭菜,不像一个中国人了,只有我的脸还像个东方人”。
宋家花了这么多金钱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女儿,是不会一直在美国过着美式生活的,中国毕竟是离不开的故土,宋家与中国政坛的缘分才刚拉开序幕。
年12月l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办了一场象征着权力、财势及魅力的世纪婚礼。
对这段婚姻,从蒋介石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蒋介石是很满意的,他遇到宋美龄后,对其念念不忘,曾在日记中写下宋美龄的“才华容德,都使我念念不忘”。
在“台北国史馆”典藏的蒋介石日记摘本,曾有过关于蒋宋二人的生育情况的记载,蒋介石曾在年8月25日的日记中写下:夫人小产,病益甚。
这段话表明,两人曾有过一次孕史,但最后以流产告终,蒋介石更是日记中表示,希望上天能让妻子生育子女,以弥补平生之不足,由此可见,蒋介石与宋美龄并非不想生育,而是无法生育。
除此次小产外,并未有关于蒋宋二人生育方面的资料,可见两人也许仅有这一次受孕成功的经历,此后一直没能再次受孕可能是宋美龄因这次小产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可能是这次小产给二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生育无望后,宋美龄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政治上,她原本受的教育就不是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生育问题或许给她造成过一定的困扰,但一定抵不过她的权势和成就的渴望。
宋美龄与蒋介石婚后不久,宋美龄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第一夫人”,不同于当时一般的女性,一旦结婚便被丈夫掩盖住光芒,宋美龄在国民党政坛上的光芒甚至一度强过她那位位高权重的丈夫。
在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更是获得了蒋介石加倍的信任和欣赏,自此内政、外交、军事、教育和文化上,她都多有涉猎。
宋美龄主张实行强权政治,她认为当时民心涣散,必须得有铁腕人物实行强权政治,其成员必须绝对服从领袖,军队应强大且纪律严明。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在中国共产党艰困地进行抗日,国民政府中的当权者则不认为凭自己的力量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试图寻找对外援助,这时国民党的重点求援目标是美国,而受美国文化洗礼长大的宋美龄成了国民党的外交求援的重要武器。
年,宋美龄用美国南方口音的英文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引得美国国会议员全体起立鼓掌。
这位“民国第一夫人”的身影不断在国际上出现,出访美加、列席开罗会议使宋美龄的个人政治声望达到了顶点。
特别是在外交上,几乎当时所有派到中国的美国军政要员,都和宋美龄往来密切,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助手、翻译和智囊,宋美龄除了帮助蒋介石拓宽了国际知名度,还帮助他争取到了巨额的军事援助。
在对美外交上宋美龄之所以能游刃有余,和她留学美国的背景、带有美国南方口音的地道英语不无关系,但更让美国人信服的是她美国化的思维模式以及对美国民众心理的迎合。
宋美龄可以娴熟地驾驭东西方文化,她十分了解美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优越感和自命不凡。
在美国参众院演说时,她高度赞扬“美国不仅为民主制度之烘炉,而且为民主主义之胚胎。”,多次以“民主、仁爱、自由”等西方文化将美国捧得高高的,再以一种弱者的姿态博取美国人民的同情,向美国要求援助。
在国内,宋美龄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名声,主持创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将士总会、发起建立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改组成立的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开展救亡活动。
令人扼腕的是抗战后期的国民政府,内部腐败丛生,宋美龄从美国为中国争取的反法西斯军事援助,在国民党内部挥霍甚多,这些军事援助有部分甚至用在了对准中国人的枪口。
与此同时,为了利益,宋美龄在访美期间,为国民政府说尽好话,竭力遮掩辩护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对真正英勇抗战的国内进步党派闭口不谈。
退守台湾寄情宗教,宋美龄中式贤妻的后半生
再怎么对共产党的贡献避而不谈,事实仍是圣域雄辩的,年,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也岌岌可危。
年,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这一年的年底,宋美龄再一次试图赴美争取援助,但是这次的出访,即便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一无所获的宋美龄只能在年无功而返,而她这一次已无法返回中国大陆,只能前往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
此时随着国民党的溃败,大量人口涌向台湾岛,导致台湾一时人口激增、物价飞涨,从年至年的六年内台湾增加了万人口,这还不包括败退台湾的60万军队和未报户口的人数,这片弹丸之地,突然承载了如此多人的生计,瞬间物价飞涨、民生困顿。
宋美龄在从美国返回台湾之前就明白了台湾的困境,但家族的影响以及蒋介石的熏陶,使得她骨子里仍旧保有传统的一面,因此她选择站在蒋介石身边做一名“贤妻”。
为此,宋美龄积极在台湾公众面前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努力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不惜著书立说帮助丈夫进行“反共抗俄”宣传。
对于困境,她也同样忧心不已,但此时,权势已无法给予她安慰,最终她选择了寄情于宗教信仰,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她不断地祷告,哪怕“祷告变得有点呆板和重复”。
年4月5日,蒋介石突发心脏病逝世,同年9月宋美龄准备前往美国生活,当然作为公众人物,她对此次赴美的原因进行了一番解释。
原因之一是因为“近年来其屡遭家人丧故”,因此伤心不已;原因之二是因为近些年照顾蒋介石,身心俱乏,导致身体微恙,需要前往美国治疗。
但也有人从政治的角度解读宋美龄的赴美,表示她这是为新接手的蒋经国腾出政治空间,且为防止兵变等极端情况远离是非之地前往美国,一方面可威慑台湾岛内不安定分子,另一方面可以为蒋经国在美奔走。
随后,宋美龄一直活在对蒋介石的怀念之中,并怀着怀念之情“像以往那样继续为他们服务”,不断试图美化蒋介石历史形象、指导蒋经国处理台美关系。
在避居美国期间,台湾政坛的战火仍时不时烧及宋美龄,民进党就曾多次指责宋美龄滥用职权,诸如使用“外交公务护照”,搭乘“专机”等等。
年9月10日,宋美龄为探视已患直肠癌晚期的孔令伟,最后一次踏上台湾,然后在9月19日离开,永远告别了这块土地。
3年10月23日,宋美龄在纽约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岁,她的生命比同时代的政治人物都要长,跨越了三个世纪,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段历史。
宋美龄一生未曾生育,却在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国共两党关系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蒋经国也非蒋介石所亲生》读秀网;来自王先金著.蒋价石与民国大佬的黄错岁月上[M].
《电视纪录片《世纪宋美龄》面世》两岸关系.3,(12)
《抗日时期宋美龄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湖南科技大学网络出版时间:-11-16——-12-15
《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宋美龄后半生研究》南京大学网络出版时间:-04-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