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3岁的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孙中山
TUhjnbcbe - 2025/4/29 18:23:00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前言

图毛主席亲笔信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这份书信言辞恳切,充满敬意,写于年6月10日,由毛主席亲笔书写,给孙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信中力邀庆龄先生前往北平商谈建国大事。随后,为促成此事,邓颖超带着这封信前往上海谒见宋庆龄。

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的爱情

图宋庆龄

宋庆龄,生于年1月27日,出生地上海,家庭条件优越。七岁的时候,她被父母送去上海中西女塾读书,后来升入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因为父亲和孙中山先生的朋友关系,小的时候她就常常听到孙中山的名字。她和父亲一样热爱国家,向往革命,崇拜孙中山先生。

年,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与孙中山先生相识,彼时他一见孙中山,就折服于孙中山的志向。他无比崇敬孙中山先生,二人很快成为挚友。同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力陈救国救民之道。宋嘉树为孙中山先生写了《上李傅相书》的短论,刊登在《万国公报》上。宋嘉树是位实业家,自己开办有印书馆,多次帮助孙中山先生印刷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的书籍报刊,给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提供大笔经费援助,他还让自己的女儿宋霭龄和宋庆龄先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图宋嘉树

可是他万般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宋庆龄会在短短的时间里爱上他的朋友孙中山。

孙中山是他多年挚友和同事,比女儿大27岁,已有妻妾子女,他难以接受也无法理解女儿要嫁给自己的朋友孙中山一事。

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卢慕贞是传统中国女子,虽然她深爱孙中山,但在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她只希望家人平安,不愿出去抛头露面,不懂什么是革命,也不懂为什么要革命。孙中山先生更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革命事业的贤内助。两人差距越来越大,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最终在分居多年后离了婚。

卢慕贞在答应离婚的时候对孙中山先生说:

“我常识不够,更不识英文,我又缠脚,行动也不便,我怎可以帮到先生呢?”

图卢慕贞

而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结合并不仅仅因为爱情,更是因为对他们对革命共同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他们的依恋就是因他们具有共同的理想而起。因此,这种结合会更加牢固和坚定。年轻的宋庆龄突破一切也要和孙中山先生在一起,为此,她可以和家庭决裂。

美国记者斯诺曾采访宋庆龄:

“你能确切告诉我吗,你是怎样爱上孙博士的?”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

宋庆龄笑笑说,

“而是出于一种对英雄的景仰。我偷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出于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父亲将她软禁起来,不许她出门,母亲也整日泪流满面。但宋庆龄说:“能与他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在佣人的帮助下,她破窗而出,奔向恋爱婚姻的自由,辗转来到日本。当时孙中山先生因为“二次革命”的失败尚还在逃亡,他们在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不解下毅然决然选择结婚。年10月25日,他们签订婚姻誓约书,结为夫妻。

图孙中山和宋庆龄合影

宋嘉树追到日本时,宋庆龄已和孙中山先生完婚了,一切都不能再改变了。

宋嘉树对孙中山先生说:

“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托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他后来也接受了此事,补送了一套雕花家具和一张百子图缎被,祝贺他们的新婚。

图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

婚后,宋庆龄给自己的朋友写信说:

“告诉你我很担心、很幸福也很高兴我勇敢地克服了我的惧怕和疑虑而决定结婚了。当然我感到安定下来感受到家的气氛。我帮助我的丈夫工作,我非常忙。我要为他答复书信,负责所有的电报并将它们译成中文。我希望有一天我所有的劳动和牺牲将得到报答,那就是看到中国从暴君和君主制度下解放出来,作为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而站立起来。”

孙中山先生也说:

“我现在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生活: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一位伴侣兼助手。”

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宋庆龄和孙中山先生结婚后,一直跟随孙中山先生左右,陪伴着孙中山。作为妻子,她安慰鼓励失意的丈夫,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作为秘书,她帮助孙中山先生整理记录文件,撰写书信发言稿。在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国民党一大期间,她一直坚定地追随,成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信仰最忠实的拥护者。

干革命是危险重重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生死与共。

孙中山先生就任广州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大总统期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下令军队炮轰总统府。

这天夜里,宋庆龄在睡梦中被孙中山先生焦急地喊醒。孙中山先生告诉宋庆龄,刚接到电话,陈炯明发动叛变,马上会来攻打总统府一带,他们必须穿好衣服马上离开,前往中山舰。

宋庆龄摇头,因为她想到如果她和孙中山先生同行反而会使他不便,她不能拖累孙中山先生分毫,这是她不能冒的风险。

她多次婉求孙中山先生先走,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

孙中山先生将府里的五十名卫士都留给宋庆龄,只身逃出。

图孙中山

半个小时后,叛军袭上总统府。宋庆龄和孙中山当晚住在前龙济光所筑私寓,私寓和总统府有一里长的过道相接。窗外炮声四起,流弹飞舞,杂声大作,有叛军大叫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声音尖锐地传入宋庆龄的耳朵中,她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孙中山先生平安。

五十位卫士誓死保卫宋庆龄。天亮后,叛军向私寓投射炮弹,卫士们英勇地与之对射,却很快弹尽粮绝。这里不能再留了,宋庆龄在两位卫兵和姚观顺副官长(中山先生的侍卫)的保护下出逃,其他卫兵留下来善后。说是善后,其实是与这座寓所共存亡,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拖延叛军的进攻时间。

图姚观顺

叛军从左右疯狂地射击过道,他们匍匐前进,枪炮呼啸而过,不停地在他们身边炸响。

姚副官长不幸被击中了,两位卫士抬起他走,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到达总统府后院。姚副官长因受重伤,无法走动了。他被藏到一间屋里,宋庆龄和其余两名卫士忍痛丢下他。在混乱中,他们的包裹被敌兵抢走。当他们离开总统府奔到了街巷里,到处都是倒下的人,宋庆龄假装尸体才得以逃脱。

他们进入一间民房。一路的奔波和街道上的惨状让宋庆龄再无法承受,她昏倒了。醒来后,一位卫士出门观察情况,被敌兵发现后枪击去世。

顾不得悲伤,宋庆龄和仅剩的一位卫士一人扮成村妪,一人扮做贩夫,在乔装下成功躲过敌兵搜查,来到一位同志家中过夜。

连夜炮声中,宋庆龄不得安睡,白日的惨烈历历在目,她想到孙中山先生一人在外更觉忧心。突然几声巨响传来,是战舰开火的声音,这说明孙中山先生已经安全抵达战舰了。宋庆龄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

第二天后,他们乘船离开广州,在海面上,宋庆龄终得和孙中山先生相见,经历的一切恍若死别重逢。孙中山先生深情地赠给了妻子一句诗:“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这是他们经历的最危险一次分别。在炮火中,他们还失去了孩子,宋庆龄怀着孕不幸流产了,从此再没有生育。

图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

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在孙中山先生的主持下,扩大了三民主义的内涵,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达成。年,五卅运动爆发,国民大革命从此浩浩荡荡地真正展开。

孙中山先生这个时候身体已很勉强,他多年来为革命竭尽心力,积劳成疾,行将大限了。

年春节后,孙中山先生不行了,他的肝癌扩散了。

年2月24日,汪精卫来到孙中山先生家中,依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拟写遗嘱,拟好后他念给孙中山先生听。

孙中山先生撑着病体仔细地听。汪精卫念道: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赴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

图汪精卫

宋庆龄就站在门外听,每念一句,她的悲痛就增加一分。她逐渐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小声呜咽,最后痛哭失声。孙中山在屋里听见她的哭声,特别心疼,他知道宋庆龄是难过他的将逝,为免宋庆龄悲伤,他推开遗嘱说:

“我还一时半会不会死,我先暂时不签了。”

3月11日,孙中山先生病痛加重,呼吸困难了。他把何香凝唤来,嘱咐何香凝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看顾宋庆龄。宋庆龄哭泣着拿来遗嘱,孙中山先生拿起手艰难地签了字。

他说话已经无法接续了,但他嘴里一直呢喃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动容。

3月12日早上,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享年59岁,从此告别了他深爱的国家和民族,但他的遗志终有一天会有无数仁人志士替他实现。中国一定会实现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国家富强,有一天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图孙中山先生逝世

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后,灵柩移到南京,宋庆龄就不愿再踏足这个伤心地了。失去她深爱的丈夫时她只有33岁,从此孤身一人,再未婚嫁。她和孙中山先生仅仅相聚十年,却铭记孙中山先生永生。她曾说过:

“从我认识孙博士的第一天起,到他去世,我一直忠实于他,现在依然如此。”

宋庆龄来平

时间来到年,毛主席给宋庆龄写邀请信,特派邓颖超持信前往上海拜见。

图邓颖超

宋庆龄是影响力极大的国民党左派人士,多次支持中国共产党。年大革命失败后,她发表脱离武汉国民政府的公开声明,并痛斥汪蒋二人背叛革命,背叛孙中山先生,怒而揭露他们对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曲解。她与他们公开割席:

“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不断的战争消耗下,常常陷入物资短缺紧缺的境地。宋庆龄女士伸出援手,不辞辛劳地向海外华侨社会名流筹集款项。年,是她最忙的一年。她说:“我们从未在凌晨一时以前就寝,总是最晚十时半起床,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我们才能举行会议,我很累,但从未这样兴奋过。”在她的帮助下,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洛杉矶保育院得以建立,延安有了第一台大型X光机,许多物资和钱款被送来,多次解了根据地的燃眉之急。

年6月,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7月23日,宋庆龄发表声明,愤而指斥蒋介石:

“自由批评必须代替腐化、恐怖的政治暗杀。国民党应该立即执行这些任务,否则就要担负起掀起内战的责任。”

她还指出美国对中共内战的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

“如果美国能明白表示不再供给军火和军事援助,那么,中国的内战就决不会扩大。”

图宋庆龄

她对政治协商会议的参加意义非常重大。宋庆龄最后被中共的诚意深深打动了,她决定前往北平。

年8月28日,这天是特殊的一天。

一向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的毛主席改变了作息,起了个大早。他换上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的崭新中山装,不时地在屋里焦急踱步和抬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只听他挥手大喊道:“走!”

今天是宋庆龄女士乘火车来北平的日子。

下午,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林伯渠、董必武等重要民主人士早早来到了前门火车站,有五十人之多,他们纷纷激动地望向火车驶来的方向,等待着宋庆龄女士的到来。

四点钟,火车终于来了,毛主席难掩欣喜之情,火车还没停稳,他就快步走入车厢恭迎宋庆龄。这使宋庆龄非常感动。

图宋庆龄下火车

所有民主人士中,毛主席亲自到火车迎接的有两位,除了和毛主席一直私交甚好的民盟主席张澜,就只有宋庆龄女士了。

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女士出席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她留在了大陆,没有去台湾。此后,宋庆龄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她一直关心妇女和儿童权益,任职多个相关委员会主席,为新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

图宋庆龄

宋庆龄一直很思念孙中山,晚年的时候她给朋友写信道:

“一旦我们所爱的人与我们诀别而去,那么互相爱得越深,我们所承受的悲痛也就更深沉,只要我活着,我内心空荡荡的感觉和悲伤,将永远不会消失。”

宋庆龄曾对自己的养女隋永清说:

“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这一生她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足矣,这样一个男人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第二个孙中山。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骄傲。”

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享年88岁。依她的遗嘱,骨灰被葬在上海万国公寓宋氏墓地,没有和孙中山先生葬在一起。因为宋庆龄觉得她是个普通人,孙中山先生是受人敬仰的伟人,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贡献很微薄,葬在中山陵不合适。她和父母亲葬在了一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23岁的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