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你家小孩几岁才会系鞋带莫让鞋带绊住了
TUhjnbcbe - 2025/5/13 20:50: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现如今的孩子普遍不会系鞋带,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折射出一种现状: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责任在于谁?是孩子、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令人深思!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个校长曾经看到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鞋带开了,拉得好长,让那个学生把鞋带系好,学生竟然说“我不会系鞋带”。三年级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有点不相信。随后在班中做了一个小调查,一个30多人班中,竟然有近一半人不会自己系鞋带!10岁左右的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这是谁的错?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儿童在高新技术方面表现抢眼,在2到5岁儿童中,23%会用手机拨打电话,并可毫不费力地在网上冲浪。20%玩转智能手机甚至iPad,而像开启电脑或点点鼠标这样的小儿科,更是不在话下,有73%的孩子称自己能很好地使用鼠标。

可回到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上,这些孩子的表现就是另一幅景象了。只有48%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能写下自己名字的儿童不到1/3。连系鞋带这样最基本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成了高难度挑战,能够完成的儿童只占11%。

可见现在,不论是国内还是英国孩子在系鞋带等生活自理问题上的表现都令人堪忧。

01

一、孩子不会系鞋带的责任在于谁?

是孩子、家长、幼儿园和学校?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复杂,但是,至少有一个人是不应为不会系鞋带负责的,那就是孩子!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是一张白纸,以后所有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

这个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幼儿园、学校教育,然后是社会教育。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基本生活能力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教育!孩子不会系鞋带,家长的责任最大。

有些家长认为系鞋带这种事顺其自然就好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现实中,很多家长在教导自己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误区,他们总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如系鞋带的问题,认为孩子现在不会系,以后大了总能学会的。因而就出现了老师在幼儿园教,家长疏于配合而一味的包办代替,孩子学了,但是还是不会的现象。  

有网友这样形容:8岁时你没教孩子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另外,大部分父母都高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低估孩子的生活能力。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不应当有不会做的题,如果不会做,“肯定是没好好想”“上课没认真听讲”;如果孩子没考好,父母不去分析孩子可能哪里出现了问题、哪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困难,而是责备孩子“如果你不马虎、粗心,就不会丢这么多分了”“这段时间你练球的时间太多了,影响了学习,学习成绩提上去之前不要再练球了”。

当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煮饭、骑单车······的时候,他们觉得这都是小事,认为孩子的生活技能可有可无,孩子不会就不会吧,孩子如果想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与其让孩子为自理生活耗费的时间,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有价值。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孩子。

有的家长十分疼爱孩子,怕孩子渴了就端水给孩子喝;觉得孩子吃饭太慢,就急于去喂;怕孩子把大便弄到身上,就帮她擦,从不让孩子自己尝试。

至于系鞋带这种麻烦事就更不会让孩子尝试了,即使尝试了,看到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学习,还是学不会的难过样儿,罢了罢了,反正自己还可以帮孩子系鞋带,大不了就穿不带鞋带的鞋呗。

02

二、现在的孩子要不要学系鞋带?

或许我们许多人认为孩子不会系鞋带没什么,大不了不买系鞋带的鞋子。的确我们低头看看孩子脚上穿的鞋子,就不难发现,90%的孩子都穿的是带粘扣的鞋子。这样的鞋子家长、老师省心,省事,孩子方便,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们却没有考虑到这种省心省力的代价,使孩子们失去了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孩子们就在这种方便、简单的生活中失去了很多原来应该由他们亲自动手、亲自动脑、亲自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造成孩子动手能力的减弱,甚至动手愿望的退化丧失。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儿童教育专家,曾对对波士顿地区多名少年儿童所作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与不爱动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这似乎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动手能力与孩子的成才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认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兰克·威尔逊是研究人类手和大脑协同进化的专家。他说:“我们是靠动手来区别不同事物的生物。我们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做事、创造,以及靠我们的双手去感知。削弱动手的能力会让大脑感到困惑。”

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对手的刺激就是对脑的刺激,让孩子动手择菜、剥蒜,让孩子自己系鞋带、缝扣子,就是一种对脑的刺激,可以促进学习所需的智力的发展。

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精神独立的前提。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的孩子,精神上不可能独立。

为了孩子全面的发展,我们还是要从学系鞋带这样的小事做起。要知道系鞋带也是孩子成长必备的一种自理能力!

03

三、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简单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幼儿园的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保育并重的,家长们也正是看中这两点,纷纷把孩子送往幼儿园,以减轻育儿的负担。但是有许多家长却把育儿的责任完全甩给了老师,自己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大方向的教育,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却不知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就像这系鞋带,4、5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再正常不过了,只要老师合理引导,加强训练,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可以学会的。但是有的幼儿园却因为孩子安全问题或者怕麻烦等原因,要求孩子不能穿带鞋带的鞋子,再就是老师需要家长的某些配合,家长却因为没时间、嫌麻烦等原因不配合老师,就导致孩子学不会这些技能。

“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孩子的事情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如果老师一味的迁就,家长过度宠爱,长此以往,孩子势必会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

所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家长要重视起来。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呢?

1、“动嘴不动手”。

孩子做的不对或不妥地方,用言语来指导她一步步如何顺利完成,尽量避免用肢体来协助他做,每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时候,成就感加倍增强,对其他的事情也会更有信心。如每天睡前起床的穿脱衣物,虽然有些衣物难免会难穿脱,通过孩子自我的摸索方式方法,加之我们口头传授,已经可以基本胜任这项任务。

2、用正面的话语,多鼓励、多夸奖。

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时候,大部分以鼓励为主,正面的话语力量总是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让孩子在充分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奖励夸赞完后,再和孩子分析还存在哪些不足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容易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

3、大胆放手。

被过于保护的孩子终有一天总是无法被“放飞”,大胆的放开手,开放思想,不要惧怕孩子不会做,担心孩子做不好,让孩子敢于尝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接触束缚,不仅是解放大人,更是开发孩子智力和锻炼能力的法宝。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每个家长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和偶像,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这个时候也是考验各位家长的时候了。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言行举止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家长所做的点点滴滴都会印在孩子的脑中,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什么,对自己平时的言行而存在侥幸的心理。

给大家分享两个系鞋带的口诀  

(1)

小鞋带,手中拿

一左一右先交叉

一根弯腰钻过门

两手拉住系紧它

折成两只小耳朵

再一交叉钻下门

开出一朵蝴蝶花

(2)

兔子长出两耳朵,绕过树,跳进洞,拉拉紧。

作为家长,我们要从简单的生活能力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要让小小的“鞋带”绊住了孩子成长的脚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家小孩几岁才会系鞋带莫让鞋带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