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宋美龄的年龄被列为最高机密,为何被她
TUhjnbcbe - 2025/7/28 20:54:00

引言

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岁,作为陪伴蒋介石最长时间的一任妻子,她的故去让很多秘密就此成为了没解的谜团,其中就包括她究竟年龄几何的这个谜题。

时隔多年,机缘巧合之下,她的副官在接受采访时终于透露了她不为人知的年龄秘密。官方记载未必准确,真人口述才更显真实,宋美龄的年龄究竟有什么秘密。

第一夫人年龄成迷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搜索,会发现官方记录宋美龄的出生年龄多是年3月,也有少数资料记载宋美龄是年出生。但是,对于这两个说法,大多数人都持怀疑态度。

这是因为蒋介石在世时,宋美龄的年龄一直被列为“最高机密”,她自己本人从不提及自己的年龄,也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年龄。

宋美龄在台湾把持的“妇联总会”,虽每年都会举办“会长华诞”的活动,却也从未公开过她的年龄,这就使得人们对宋美龄的真实年龄愈发好奇。

巧合的是,三联周刊在一次采访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副官翁元时,偶然揭开了宋美龄真实年龄的秘密。

翁元何人?他是蒋介石的贴身副官,听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调遣。

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时,翁元随蒋介石去到溪口,成为蒋介石的贴身卫士。

经过几年的勤恳工作,20世纪60年代,翁元被蒋介石点名进入士林官邸内务科,成为蒋介石的贴身副官在蒋介石去世后,翁元继任蒋经国的贴身副官。侍奉两代蒋家人之后,翁元知道的,远比人们想到的更多。

据翁元描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家中有一副特殊的画,画上是抽象派风格的两只猪,这幅画是有寓意的,翁元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这幅画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因此经常会有人问起这幅画的寓意,我记得夫人向朋友解释过,因为她与蒋介石都属猪,所以才这样画。”

按照翁元的记忆,宋美龄亲口说自己与蒋介石相差一轮,那蒋介石是年出生的,宋美龄就应该出生于年,与现在官方记载的年相差2岁,至于官方记载为什么与宋美龄的实际年龄有出入,翁元也表示很不理解。

人们之所以对宋美龄的年龄如此好奇,一方面是因为“最高机密”本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也因为宋美龄的身体不好,既有家族遗传病,又曾身患癌症,大病小病不断,她能长寿并且安度晚年的秘密,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因而人们对她的年龄尤为好奇。

身体羸弱病痛不断

宋美龄是宋家的第四个孩子,她出生时,家里已经极为富裕。在三姐妹中,她的年龄最小,故而最得父母宠爱,但是优渥的家庭条件,却没能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

荨麻症是宋家的家族遗传病,这种疾病的痛苦宋美龄从小就深有体会,每当她情绪过分激动的时候,身上就会冒出许多红色的肿块和疹团,这样的痛苦长久困扰着宋美龄。

成年后,疾病的困扰也总是如影随形的跟着宋美龄让她苦不堪言,尤其是母亲的去世,更是让宋美龄的身体越发虚弱。

年7月23日,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去世,一向依赖母亲的宋美龄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蒋介石甚至用“心已死”来形容宋美龄当时的状态,故而在年冬天到年春天,宋美龄一直疾病缠身。

年10月,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去上海与粤方代表见面,局势的危急和母亲离世的打击,让宋美龄的身体不堪重负。

29日,宋美龄医院,对于她绵延的病痛,蒋介石深感痛心却也无能为力,一直到11月25日,宋美龄才痊愈出院。

出院没多久,宋美龄又病了。12月27日,出院仅一个多月的宋美龄再次病倒,并于年1月3日再次入院就医。

之后的时间里,她拖着病体与蒋介石四处奔波,一直未能痊愈的身体成了全家人的心病,以致于2月1号,在两个人到达开封后,蒋介石马上拍电报给宋子文和孔祥熙两人,特地表明宋美龄身体还好,切勿挂念。

但是实际上,宋美龄的身体一直都不大好。她虽一直伴随蒋介石出行,但是每到一个地方后就不再陪同,由此可见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健康。

《事略稿本》中曾有多则宋美龄患病的记录,例如在年7月29日,《事略稿本》记载蒋介石的话:“夫人的病尚未痊愈,我甚是担心。”

10月26日,蒋介石又言:“夫人生病了,我很是担心。”这时的宋美龄年龄在40多岁,刚过壮年,却屡屡生病,身体情况着实堪忧。

等到了年,宋美龄的身体情况更是每况愈下,蒋介石在日记中多次写到:“夫人体弱经常生病,没能找到病因,很是担忧”。

“夫人体弱又神经衰弱,担心她患有胃癌,很是忧虑。”从蒋介石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宋美龄的身体非常不好,已经到了让人担心的程度。但是,好在虽然疾病缠身,宋美龄一直没有生过大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宋美龄开始面临更大的健康问题。

年冬季,年近7旬的宋美龄被检查出了乳腺疾病,经过两次赴美手术,才终于切除全部病灶,免除了癌症困扰。

疾病可以治愈,但是平日里的磕碰,却是避无可避的伤害。年,宋美龄从美国返回台湾的途中,不幸在曼哈顿摔了一跤,这直接导致她的腿部和肾部受到了重创,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只能以轮椅代步。

但是在年返回美国后,经过精心的调养和治疗,宋美龄渐渐恢复了行动能力,天气好时还会去公园走走,身体状况大为好转。

后世很多人好奇宋美龄的保养方法,其实无外乎保持心情愉悦、保证清淡饮食和及时就医三大点。

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荨麻症,因此宋美龄就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每遇心情不畅的时候,她就弹琴自娱自乐;为了健康,平日里的饮食宋美龄也多以清淡为主。

同时她与平常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并不讳疾忌医,生病了就抓紧时间医治,不受年龄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这都是她得以长寿的关键因素。

与身体羸弱相对立的,是宋美龄在政坛上的卓越才能,蒋介石曾如此夸赞宋美龄:“她的能力抵得上二十个陆军师。”是什么,让蒋介石给予宋美龄如此直白的高评价呢?

夫唱妇随,隐形外长

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喜结连理,对于他们的婚姻,曾有人给出这样的评价:“玫瑰与权杖的结合。”

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是政治联姻,毫无感情可言,但是在时间的磨合中,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如果没有美龄,蒋会更糟糕。”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对两人婚姻的公允评价。

的确,如果没有宋美龄,蒋介石的处境不会比当时更好。

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事发突然,接到消息的孔祥熙神色慌张的跑到宋美龄的官邸,一进门就直呼:“不好了美龄,蒋介石出事了。”

宋美龄并没有被孔祥熙的神情吓到,反而是让孔祥熙别着急,慢慢说,当得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事变,扣留了蒋介石时,她才终于慌张地瘫坐在沙发上。

当务之急是救蒋介石出来,形势危急,宋美龄并没有自乱阵脚,她冷静的思考,意识到国民党内部的何应钦想要不顾蒋介石的安危,武力解决西安事变。

事不宜迟,为了保证蒋介石的安全,第二天清晨,宋美龄就乘坐飞机赶到了南京,及时阻止了何应钦的阴谋。

为救蒋介石平安归来,12月4日,宋美龄让张学良曾经的顾问端纳前往西安试探张学良的意思,终于获知蒋介石的消息。

后来,在周恩来等人的耐心宣传下,蒋介石在12月24日接受了六项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此次事件也成为国内革命走向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如果没有宋美龄的当机立断,恐怕西安事变不会解决的如此轻松,蒋介石的安全也不能得到确切保证,而除了西安事变外,宋美龄在对方交往方面的表现,更是有力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一直持“孤立”原则,美国虽不满日本的行为,却一直未曾给予我国实质性的援助,随着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从自身利益考虑,才准备重新转变对华态度。

美国想培植一个亲美的中国,于是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国民政府。

年10月底,美国国会议员威尔基飞抵重庆,他告诉宋美龄夫妇,如果想从美国得到援助,就要影响美国的舆论导向。

他主张让宋美龄访问美国,通过演讲来引导美国民众,借此获得美国支持,这个提议让宋美龄非常心动。

于是在11月18日,宋美龄借养病的名义搭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并于年2月开始了自己的全美外交活动。

宋美龄曾留学美国,对于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她认为,在美国人眼里,不论男女,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他们就会对你报以欢呼和敬佩,于是她充分调动自己在文学、历史、心理学、演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用娴熟优雅的英语表达能力、美国化的谈吐风格和交往方式,把美国民众的情绪引向了她希望的目标。

此举果然很奏效,宋美龄的演讲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将她推作封面人物。《纽约时报》等大报及国会领袖给宋美龄以极高的评价,甚至赞誉她为世界著名女政治家。

彼时宋美龄在美国刮起了“宋美龄旋风”,极大的调动了美国人民的情绪。对于她在演讲中揭露的日军的罪恶途径,以及中美两国应该互相合作的提议,美国的议员和民众纷纷要求美国政府加速援华,帮助中国展开抗日战争,这使得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也不得不公开表示,会加快对华援助。

宋美龄的赴美演讲,动摇了美国原本“孤立”的对华政策,促进了中国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合作,让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宋美龄的卓越,远不止于政治,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让她史上有名的重要原因。

社会活动卓越魅力

相比于参加政治活动,宋美龄的社会活动开展得更早。

年,宋美龄结束了美国的学业回到上海,不久后就加入了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在青年会里,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导中国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她注重培养大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鼓励大家摒弃过去的陈规陋习。

她还时常参加反对缠足、禁烟、禁毒等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年,英文出色的宋美龄机缘巧合之下出任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的执行秘书,这份工作让她深刻的体会到了劳动人民惨淡的生活状态。

贫困的家庭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工厂务工来补贴家用,劳作剥夺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还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个经历极大的影响了宋美龄未来的人生道路,在成为第一夫人后,她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大力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力量带给别人帮助。

对于没有关系的普通人,宋美龄尤能感觉不幸和悲哀,并想要给予帮助,而对于与自己针锋相对的“敌人”,她也可以做到大度与和善。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在宋美龄领导的“妇指会”工作,邓颖超与史良交好,而宋美龄的同学陈纪彝则对邓颖超和史良两人嗤之以鼻,有一次陈纪彝和宋美龄说起邓颖超和史良,陈纪彝感叹到:“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宋美龄并不赞同她的说法,反而正色道:“史良并不是小鬼,邓颖超也不是阎王,政治和宗教都有自由信仰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党教不同,就轻贱对方的人格。”

还有一次,宋美龄带宋子文的妻子张乐怡去保育院看望被收养的孩子在保育院里,她们遇到了邓颖超,宋美龄便约邓颖超同行。

在场工作人员对邓颖超的尊敬态度引起了张乐怡的不满,事后张乐怡埋怨宋美龄约上了邓颖超,相对于张乐怡的不高兴,宋美龄则表现的非常坦然:“别人尊敬邓颖超,是他们的自由,而约邓颖超同行,可以给孩子们讲战争中的故事,是难得的机会。”

从这两件事情足以看出,在看待问题时,宋美龄并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参照标准,更多时候,她是从全局来看待事情的是非,故而她的判断和看法更为公正,这让她看起来更添了一份理性和智慧,也让她的第一夫人更加的名副其实。

结语

时光荏苒,距今为止,宋美龄去世已有19年之久,对于这位第一夫人,人们了解的并不多,更多时候,她是以蒋介石夫人的身份在人们口中出现,而除了第一夫人这一名号外,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也值得人们称赞。

赴美演讲,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援助是宋美龄出色的外交贡献;鼓励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投身对战争的支援中来,则是宋美龄对中国广大女性和战争胜利的贡献……宋美龄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缅怀她。

参考文献

「1」李菁.沙盘上的命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朱坤泉.—年宋美龄访美与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

「3」何小兰上官人.封面民国[[M].北京.东方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美龄的年龄被列为最高机密,为何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