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举国动荡,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举世英才,为了国家的建立和民族的昌盛,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儿女没有男尊女卑之别,无论男女都可以建功立业,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民国期间的一位女同志,她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优秀的女性就是——邓六金。这位邓六金同志不仅自己为国为民奉献一生,还培养出了同样优秀的下一代,她的五个儿女都成为了国之栋梁,将这份光荣的血脉和奉献精神延续到了今天。我们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位伟大的母亲、女红军邓六金的故事吧。
贫苦出身
邓六金出生于民国年,是福建上杭人士,因她是家中第六个孩子,所以父母为其起名叫六金。她幼时生活得非常艰苦,由于家境苦寒,邓六金尚在襁褓中时就被送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当养女。邓六金从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养父母抚养着她,但养父母也并不富裕,在剥削阶级地主的统治下,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一年只有到除夕夜时才能吃上一口肉。毛主席与朱德同志在年率领着红四军途径旧县,路过邓六金家门口。得知红四军在招募少年先锋队,村子里有十几个孩子都剪掉了辫子,跃跃欲试。
邓六金也得到了消息,她在养父母的首肯下,也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和村子里的10多位孩子分别告别了家人后,就跟随着红军队伍一同离开了家乡。在路上,由于邓六金从小就严重的营养不良,她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多日间持续高烧不下。红四军的军长为此十分担心她,怕她这样病下去会有生命之忧,便想把她暂时托付在老乡的家里养病,还给了她8块钱的生活费。但邓六金十分倔强,不肯脱离队伍,拒绝了军长的生活费,拖着病体硬是强撑着继续走在长征路上。
顽强意志
邓六金凭着意志力,最终战胜了病魔,顽强地挺了过来,21岁的她在血与火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在中国党组织的领导下,她参加了妇女会工作,期间主要做革命思想的宣传、和组织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工作等。她具有优秀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因其工作表现突出,被推选为乡妇女会主席,后来又当了福建省的妇女部部长。年纪轻轻的她巾帼不让须眉,在年的中央军力战略性大转移中,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队伍当中,当时队伍里一共只有为数不多的32位女红军战士,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长征途中,包括邓六金在内的女红军们,主要职务是做有关政治的思想工作还有照顾伤员和分派担架。九死一生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期间,这些红军战士们经历了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到的艰难,这位中华儿女们浴血奋战,咬着牙终于坚持着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长征结束时,邓六金是活下来的唯一一个闽西苏区女红军了。为了革命事业,她跟随部队四处转战,辗转至延安参加战斗时,结识了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侣——曾山同志。
革命爱情
民国27年,邓六金到延安中央党校中进行学习,在校期间遇到了刚刚从苏联回国的曾山同志,彼时二人只是友好地点头之交。同年年底,曾山收到上级指令,令其率领中共中央组织部挑选的多名干部一同从延安出发,去往东南抗日前线,邓六金也在队伍里。多年来队伍辗转至皖中、苏北、山东等地,邓六金先后任中共妇女部巡视员和根据地党支部书记等重要职位。她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了三个妇女抗日协会,还开办了识字班和夜校,组织了缝衣队和洗衣堆,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开展抗日工作,为抗日成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努力。
在抗日工作中,邓六金与曾山经过多年相处,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两人不仅是搭档还是知己,随着感情日益浓厚,二人决定向中央打报告申请结婚。没过几天,中央书记处便发来了消息:同意邓六金同志和曾山同志结婚。年,他们在西安成婚,办理了简洁的婚礼,这年邓六金27岁,曾山39岁。婚后曾山任内务部长,邓六金任中共机关保育员,二人各忙各地,依然积极地为革命事业奋斗着。一年后邓六金在皖南生下了两人的长子,起名为曾庆红。
红军保育员
邓六金在保育院工作多年,照顾的都是革命战友和烈士们的后代,院内有多个孩子,小的2岁,大的也才6岁。邓六金的工作特别忙碌,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也放在保育院一同照顾。她先后生了四个儿女,每个都很有出息,大儿子曾庆红长大后当了副主席;二儿子曾庆淮是国家著名的文艺活动家;其余两子一女都加入了解放军,皆持有少将军衔。年,邓六金离职休养,不久后她担任了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的理事,依然为孩子们贡献着余热。她支持儿童教育事业,几年后筹集了几十万元资金,回到家乡上杭县建立起了金城希望小学。
结语
邓六金于年在北京逝世,她半生奋斗于祖国的革命事业,半生奉献给了孩子们。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