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关于学前教育的热度极高。其中,关于幼教教师的话题,更是被不少代表委员提及。很多代表委员都建议,加大对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切实认识到幼教教师的职业价值,提高幼教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
幼师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
那么,幼教老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做一名称职的幼教老师得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呢?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教育界唯一一名来自学前教育一线的*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有着35年幼教从教经历,18年园长生涯。她对幼教行业有深刻的体会。她曾经说,要用我们的信任与关爱撑起幼教人的职业尊严。幼师真的很辛苦,但我们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
在幼儿园,一般3岁学段的孩子每班有25个,5-6岁的孩子有35个,但一个班的老师和保育员加在一起只有2-3个人。几十号孩子一天的生活和教育,全是这几位老师操心。
一方面,他们要全时段地盯着每一个孩子,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要做大量消*工作,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他们要专注于教学,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支持每个孩子的发展;到了晚上,老师们还要开启“第三个课堂”,通过互联网或者个别交流的方式将孩子在园的情况反馈给每一位家长,然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教育内容,有时候还要做教研、写论文、参加各种比赛……幼儿园老师们其实挺辛苦。
我们十几年前就提出来,要让老师快乐地工作,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但现在我们说的是,“我们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每一个学前教育者真正的回报,都是孩子的快乐成长。这种回报,比起你得多少奖,完全是不一样的。
幼教人吃的都是良心饭
幼教人吃的都是良心饭。
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老师只有眼睛里有孩子,心里有无私的爱,才能将真善美的品行传递给孩子。如果一位老师的心里没有爱,这个职业真的就不适合她。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看老师,第一是品性,第二才是专业性。
人品和德行是我们作为幼教人最基本的素养。在我们幼儿园,曾经有位老师的父亲生病住院,她需要晚上陪床。但她没将这件事告诉别人,第二天没有休息准时来上班,心里放不下孩子们。当同事看到她布满红血丝和哭肿的眼睛后,才知道她家人生了病。
所以,作为幼教老师,第一个强调的就是爱,老师自身的人性得好。
人品这个东西,说实话,要改变很难;而能力等一些东西,都是相对容易改变的。
如果一个心地善良、德行好的人,爱孩子、爱这份事业,这个老师一定能做好。
幼师的个人品质,从点滴中看见
人在遇到事的时候,那种本能反应,是最能表现这个人本质的。面对家长、面对孩子,只有在事情面前,就是最本真的反应。
平时“装”着特别爱孩子,在家长面前对孩子“特别好”的老师,当这个孩子特别淘气的时候,当他把东西洒了一身,不小心拉到裤子里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会是什么反应?如果这位老师没有爱心,理解不了孩子,她会是“你这么那么不小心?”“你前面怎么不说呢,你看你多脏阿,拉一裤子”。她好像也是为了孩子好,但她这样说后,孩子呢?幼小的心灵往往就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受到冲击,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没有尊严。
但是如果内心充满爱的老师,她一定会想我得赶紧先给孩子把事情解决了,他得多难受,“没事,你别着急,我知道你一定是不小心的”。你看这句话一说,你是理解孩子的,你也不会在全班面前说,然后悄悄地给孩子换上新裤子,悄悄洗。
洗完后,等孩子心情平复了,你再找孩子悄悄说,“下次你有肚子疼的时候,或想大便的时候,一定记得找老师喔”。这马上就是不一样的效果。
这样,孩子经历的是什么?遇到事情,他自己也会害怕,但老师先接纳我,先理解我,先帮助我解决问题,然后再告诉我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办。
深夜的短信,写出幼教老师的责任与尊重
我有次接到家长的短信是夜里12点,当时家长特别激动。什么个情况?
我们老师上班期间的规定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和家长联系,因为你忙着和家长通电话时,孩子可能就磕了碰了,你要是没盯住,这责任就是你老师的。所以老师一般要等到6点幼儿园放学后,到了晚上开始给家长们发孩子的照片,让家长了解孩子今天在园里的表现。发完这些后,再去备课。
给我发短信的这个家长,因为孩子有些特殊情况,特别焦虑。老师一发什么她就赶紧看,她就怕孩子比较特殊的个性的东西,在全班面前呈现出来。后来,她特别激动,因为老师没有一个情况是说他家孩子的不好。
到晚上11点多的时候,这个老师又单给家长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