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我园坚持创设“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环境中学习的同时,将幼儿的学习过程可视化地呈现出来,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从而实现教师、幼儿、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共同体。11月至12月期间,我园不断在教育教学和环境质量方面练内功,先后进行了学习环境创设、6S管理评比和教师公开课、保育员技能大赛等,以期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稳步提升幼儿学习环境质量。
学习环境创设
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我园作为南沙区学习环境质量提升试点园,在学习《幼儿园学习环境量化评估表》的使用后,不断摸索更为科学的学习环境质量提升途径,与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的环境是孩子们感受和表达对这个多元世界认知和理解的方式。在适合孩子视野的墙面上,展现了孩子们对探究主题的思考与行动。
泰安园区的老师们通过对《幼儿园学习环境量化评估表》的学习和实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点和探究主题,与幼儿共同商议环境的创设,支持性地投放有层次的材料,用科学的方式呈现室内外不同场景的创设。
在班级里,陈列品有孩子们的可视化探究过程,有孩子们个性化的作品,平面、立体皆有,呈现出教育性和艺术性。
我园教研组成员结合幼儿的需求和场地的规划,对首筑园区的户外建构区进行了改造,创设适合孩子游戏的高质量学习环境。
6S管理实施
让有序成为一种习惯
6S管理是一种对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其对象包括人和物。实质是通过建设整洁有序、温馨舒适的环境,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习惯,最终提升人的素养,它对于幼儿园,对于教师的工作规程,对于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含义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
老师们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制作不同的标签,通过形状、颜色、数字等,帮助幼儿归纳整理物品以达到6S管理的目的。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环境,不但能让人身心愉悦,还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6S标准指引我们的保育后勤工作朝科学、规范化不断推进。严谨的操作流程、细致的管理模式,让整洁、有序成为一种习惯,为孩子营造安全、卫生、清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教学技能研讨
让学习更加自主有趣
我园坚持“儿童本位”的理念,依托地域特色和条件,积极打造由“生态探究课程+文化活动课程+自主游戏课程+专业兴趣课程”构成的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文化价值的课程特色。每学期一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是我们夯实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在经历了专业奥尔夫导师的专业指导、参与式的培训后,我园教师开展了奥尔夫音乐公开课评比活动,展现我们的研学成果,并在承办了南沙区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第三责任区第三次现场教研活动,奥尔夫教学活动的展示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首筑园区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题等,设计了符合孩子最近发展的数学游戏,孩子们通过故事、情景等方式进行学习,发现数学的奥秘。
生态探究课程充分体现了珠江街的地域特色,泰安园区老师们设计的活动《美味的青菜面团》《勤劳的小农民》等,从幼儿熟悉的环境寻找探究点,依托自然构建课程体系。
在保育员技能大赛中,大家通过睿智的问答、娴熟的操作展现了优秀的保育工作能力。
稻香秫熟暮秋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收获累累硕果。
荀子的《儒效篇》里对教育有这样一番见解:“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软件和硬件双管齐下的成果。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孩子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发现自己想要什么,促进其多元的表达和互动,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